和人聞雁二首 其一
岑寂夜將半,一聲來枕前。
無風起群籟,有月在中天。
行子夢初斷,故鄉書未傳。
不須聞別鶴,冷涕已潸然。
岑寂夜將半,一聲來枕前。
無風起群籟,有月在中天。
行子夢初斷,故鄉書未傳。
不須聞別鶴,冷涕已潸然。
寂靜的夜晚將近一半,一聲雁鳴在枕前響起。沒有風卻吹動了各種聲響,明月高懸在天空正中央。遠行之人的夢剛剛中斷,故鄉的書信還未傳來。不用再聽那離別的鶴鳴,清冷的淚水已潸然而下。
岑寂:寂靜。
群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
行子:出行的人。
別鶴:指離別之曲。
潸然:流淚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遠行途中。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安定,但詩人遠離家鄉,在寂靜的夜晚聽到雁聲,觸動了思鄉之情,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雁聲、月色等景烘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常見的思鄉主題。
積雨昏秋暮,新寒薄曙衣。雁還隨候至,客亦倦時歸。力淡堪垂橐,追前合佩韋。最憐羊仲塢,相對掩荊扉。
風緩纖纖整,更寒浙浙長。色生金橘潤,愁淡木犀芳。遐矚嫌衰謝,孤懷信渺茫。娟娟公子興,搖落復山鄉。
十年湖海仰師儒,八斗衣傳子建馀。
袖里有詩須印證,句中無眼定趑趄。
吹香玉唾清如許,刮膜金篦病已除。
媼扇何曾求貴重,等閒中得會稽書。
子孝親兮弟敬哥,休殘骨肉起風波。
劬勞恩重須當報,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藝同居今古罕,田真共處子孫多。
如斯遐邇皆稱美,子孝親兮弟敬哥。
舴艋漂搖隨處家,一篙綠水度年華。風罾逐浪蘋溪遠,雨網沖煙柳渚斜。在在耽閑盟白鷺,朝朝買醉饌紅蝦。團圞兒女歡篷底,豈羨浮名舉世夸。
一生蹤跡在煙霞,不植條桑不種麻。翠柏斫來青帶葉,古藤擔去紫垂花。歌長時引猿窺穴,歸晚常乘月到家。筆指云山為活計,那須卮酒祝篝車。
茅屋疏籬翠蔓牽,繞籬桑拓翳平田。村中斑白閑無事,壟上青黃喜有年。比戶機梭鳴月下,一家兒女聚燈前。那能更羨公侯貴,蟹美魚肥稻熟天。
平原淺草澹煙和,指點牛羊下綠坡。逐隊飲時泉響細,偷閑臥處柳陰多。長河曲岸悠揚笛,斜日微風斷續歌。借問道傍騎馬客,何如犢背穩披蓑。
沙棠之舟木蘭楫,淺塘曲渚紛相入。
涼風拂水水欲波,洞庭無人愁奈何。
此時片月當人起,哀猿苦啼啼不止。
何處參差吹夜闌,相思移注繁聲邊。
金幢翠蕤驕不前,九疑滴滴空翠寒。
夜久風吹月西墮,欲墮不墮曲入破。
嶺外六年客,登臨輒杖藜。
久無鴻雁到,只有鷓鴣啼。
秋夜不成寐,歸心未可稽。
良辰聊遣興,采菊句重題。
蹉跎歲云暮,悵望甘溪陰。
徙倚就孤巘,長歌娛舊林。
養蒲資石供,裁笈佐書淫。
未必能千古,文章愜寸心。
兀坐黯無語,空階聞鳥啼。
墨痕沾席透,巒影入窗低。
檻竹清修侶,瓶花法喜妻。
比鄰精舍好,何處覓招提。
驢技已過目,
戎衣方駭心。
文章端自誤,
痛悔空在今。
眼溜秋潢臉暈霞。
寶釵斜壓兩盤鴉。
分明認得蕭郎是,
佯憑闌干喚賣花。
鑿堤要水近,依竹任徑斜。
殘葉時委地,晚筍猶穿沙。
不知人間世,況論空中花。
卻思城市喧,閣閣鳴群蛙。
小樓三尺,那能消、一夜疏星明月。為待可人新洗盞,呼取膾魚炰鱉。
何處簫聲,抑揚高下,瀏亮中還咽。幽情無限,何人對與閒說。
不信萬里長江,周郎過后,寂寂無人杰。赤壁山前孤棹去,千載波摧苔嚙。
憑吊秋風,石磯寒木,無任肝腸熱。除非仙子,忘情人世生滅。
采藥尋師海外天,歸來身帶五湖煙。
思量劫換紅羊后,仿佛經談白鹿前。
吳苑高吟招月共,怡園狂醉抱松眠。
自憐江上閒桃李,虛領春風廿五年。
耄年兄弟喜聯床,
風雨長吟共舉觴。
華萼相輝尊齒德,
怡怡一室異參商。
晴山陰雪猶在,
西下東風苦高。
眼貪白鳥孤沒,
耳怕哀猿數號。
飏西風,縈暮日,秋意冷城郭。極目騰騰,直上與云約。莫教縷縷分開,濛濛如霧,恐飛去、天涯難托。
散還著。近水無數人家,黃梁晚炊作。夢鄉依稀,欲附慮輕弱。只憐無住無黏,寥空飄舉,不受一絲纏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