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吳太社
文獻家聲遠,簪纓世德昌。
幾篇青玉案,三佩白銀章。
北苑新阡好,平原舊業荒。
百年喬木在,留得耐風霜。
文獻家聲遠,簪纓世德昌。
幾篇青玉案,三佩白銀章。
北苑新阡好,平原舊業荒。
百年喬木在,留得耐風霜。
家族有文獻傳世,聲名遠揚,世代簪纓,品德高尚。曾寫下幾篇如《青玉案》般的佳作,多次佩戴白銀印章為官。北苑新的墓地風水很好,而平原舊有的產業已經荒蕪。百年的喬木依然挺立,留存著耐住風霜的姿態。
文獻:指有歷史價值的圖書文物資料,這里代指家族文化傳承。
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后用來借指高官顯宦。
青玉案:詞牌名,這里指優美的詩詞作品。
白銀章:白銀制成的官印,代表官職。
新阡:新墓。
喬木:高大的樹木,常用來比喻世家大族。
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挽吳太社”可知,這是一首挽詩,是為悼念吳太社而作。推測吳太社可能出身官宦世家,有一定的文化才華和社會地位,詩人在其去世后,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追思以及對其家族興衰的感慨。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吳太社,突出了其家族曾經的榮耀和才華。詩中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展現了家族興衰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在文學上,以簡潔典雅的語言表達真摯情感,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郎官身本是長城,況住城山得勝名。遙憶諸峰當戶列,應如百雉帶云平。松蘿自記經行處,水石終懸宴眺情。寄語移文草堂使,他年身退待功成。
曾過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勝情。吟隨詩派今推呂,俗訪遺賢舊姓程。七貴門前憑直入,百花洲畔莫閒行。萊衣留在崆同下,遙計歸心在鯉庭。
上都四月衣金紗,避暑隨鑾即是家。納缽北來天氣冷,只宜栽種牡丹花。
去日秋氛凈,歸時春意濃。明光催曉漏,長樂聽疏鐘。治績過三異,恩光下九重。蒼黎爭舞蹈,不負遠朝宗。
錦帳燈明玉殿高,六宮歸去夜迢迢。莫言遠角聲悲切,月到披香最寂寥。
鉤罾結罟小橋西,花雨沾衣細作泥。過野不存廉吏犬,繞籬仍縛杜陵雞。千尋春水深成窟,百尺潛魚大似犀。回首萬殘如市后,夕陽人散鷓鴣啼。
西郊望雨雨時來,千里鄱陽一棹開。官況何人念貧薄,客途憐汝冒風埃。衣冠接遇無同輩,歲月磨礱有異才。老大尚馀詩酒興,夜窗談話莫言回。
蝶須一觸到花心,舞卻枝頭誰不禁。玫有腰肢時見瘦,叢中藏卻費人尋。
標柱征南不記春,未應追感淚流痕。巖虛生白□心地,波洑澄清肅耳根。壯士于斯留顯跡,大夫非此賦招魂。江山今古人何在,戰馬嘶風憶故園。
春花零落雁秋悲,已過流年二十期。有舌能忘坐韉辱,無金莫怪下機遲。世情冷熱雖予問,人事升沈未汝知。何日上方容請劍,會乘風雨斷鯨鯢。
日南無月令,秋菊向春開。嗟爾采芳客,花時鼓棹回。金裝殊未滿,香浦好重來。父老看持節,雍雍陸賈才。
我方困于酒,因君亦思止。公心周誥前,興在陶詩里。嘗觀復初爻,端拜顏氏子。所貴進我德,寧顧俗憎喜。但恐言語多,口過從茲起。圣賢本在人,濁醪空妙理。曲生雖可交,終然不如已。公能透此關,不止自止矣。如操有舵舟,何患江無涘。愿勿逾此心,恒若承大祀。
珠霰瑤花糝暮天,亂侵酒盞灑吟箋。須知望雪亭前客,不學袁安閉戶眠。郊原草木盡枯荄,重霧陰云掃不開。騎馬擁袍何處好,梅花門外探春來。
林壑山公去后寒,鶯花又過幾春殘。風流自合傳千古,試覓徐陵片石看。
秦箏齊瑟燕趙女,一朝得意心相許。明月如規方襲予,夜長未央歌白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