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
野竹檀欒翠,孤峰杳靄青。
山樓隨詰曲,石路上青冥。
云色移時合,鐘聲隔水聽。
似聞堪避世,游子未嘗經。
野竹檀欒翠,孤峰杳靄青。
山樓隨詰曲,石路上青冥。
云色移時合,鐘聲隔水聽。
似聞堪避世,游子未嘗經。
山野中的竹子修長翠綠,孤聳的山峰在云霧中隱隱泛青。山間樓閣順著曲折山勢而建,石頭小路蜿蜒直上青天。云色一會兒就聚合起來,隔著溪水能聽到鐘聲。好像聽說這里可以避世隱居,可游子卻從未到過此地。
檀欒:竹子秀美貌。
杳靄:云霧朦朧貌。
詰曲:曲折。
青冥:青天,這里指高遠的天空。
移時:一會兒。
堪:可以,能夠。
游子:離家遠游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途中偶然發現此山寺,被其清幽環境所觸動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紛擾,使得詩人有避世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寺清幽之景,表達避世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追求。
秋光何皛皛,天際來嗈嗈。不辨鏡中影,應迷雪后蹤。蘆花深夜語,桂殿五更鐘。知有歸期在,家山已萬重。
黃雞白日唱初闌,便覺杯觴耐薄寒。坐上客多真足樂,床頭易在不須看。更思深徑挼紅蕊,政待移廚洗玉盤??嗪拗爻谴吲d盡,歸時落日尚云端。
暫憩云門外,冬衣亦尚寒。風煙詞客賞,薇蕨野人餐。白雨懷中落,殘紅島外看。臨流何所羨,吾已掛塵冠。
講筵日日荷君恩,錫命新承寵渥蕃。留省事同分陜重,容臺位稱秩宗尊。瑞云京口看何厭,春草江頭夢不煩。漢室思賢長側席,佇看雙□□□□。
吹笛春江煙霧稀,幽芳小草總相依。巫峽寧知云雨夢,滄洲欲拭芰荷衣。花間鸛鶴迎人起,波上魚龍挾棹飛。不似南州庾開府,鄉關頭白苦思歸。
天通側貳域,路繞馬援營。山勢偏趨海,江流曲抱城。酒簾叢賈客,堠火集猺兵。信宿蠻煙里,還家夢不成。
梅天散帙動蕓香,誰信閒人盡日忙。不見青藜照清夜,欲將遺事問東皇。
紫髯何颯爽,詞客杜陵來。四座風流映,三峰氣象開。將予尋白帝,別爾上云臺。江左飛龍地,明秋鼓棹回。
數將生計問春光,問得春光話更長。止恐北鄰□鵝鴨,且隨村社問牛羊。
龍潭繞石壁,鳥道盤青蒼。飛泉從中來,聲落讀書堂。左右灑石壁,石上含宮商。尚疑盧徵君,醉騎白鸞翔。至今明月夜,飛下青山長。去之五百載,丘壑道愈光。舉瓢飲此水,清風益難忘。
筆下鑿開混沌,眼中見此崔嵬。海上神鰲負出,天邊靈鷲飛來。水邊兩鵠語時,山下一牛鳴地。蒼梧翠竹森然,長與閑云臥起。
一客宣城鎮,真多地主良。停車松樹下,投轄井中央。紅燭籌枚滿,蒼毛塵話長。別來知幾日,柳色滿紅墻。
發足超方自逸群,登壇今得戒香熏。衲衣暫掛春天樹,金錫遙穿日暮云。杳杳三山江上涌,滔滔二水寺前分。清泉到日心無事,參透禪機了見聞。
薊門白日塞煙開,記室翩翩草檄才。衛霍空教尊貴甚,當年投筆有誰來?
泥滑滑,苦竹岡。雨蕭蕭,馬上郎。馬蹄凌兢雨又急,此鳥為君應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