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奉和鄰幾泛汝水作
少濯滄浪水,成君真隱高。
虛舟姿上下,樽酒寄游遨。
靜境愜外奨,緩歌忘我勞。
興余可逕返,落日麗平臯。
少濯滄浪水,成君真隱高。
虛舟姿上下,樽酒寄游遨。
靜境愜外奨,緩歌忘我勞。
興余可逕返,落日麗平臯。
年少時就在滄浪水中洗滌身心,成就了你真正隱者的高尚品格。像空舟一樣隨波上下自在,以美酒寄托游玩的興致。寧靜的環境讓我得到外界的贊賞,緩緩唱歌讓我忘卻了勞累。興致過后可以直接返回,落日映照在平坦的水邊高地。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奉和:做詩詞與別人相唱和。鄰幾:人名。泛汝水:在汝水上泛舟。
濯:洗滌。滄浪水:出自《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后常指代隱者生活的環境。
虛舟:空船,比喻自由自在、無所牽掛的心境。姿上下:任憑上下漂流。
樽酒:酒杯中的酒。寄游遨:寄托游玩的興致。
靜境:寧靜的環境。愜外奨:讓外界贊賞感到愜意。
逕返:直接返回。
麗:附著,這里指映照。平臯:平坦的水邊高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詩人與鄰幾在汝水泛舟時,按照鄰幾的詩韻和次序創作的和詩。當時社會可能相對平靜,詩人在與友人的游玩中,有感于友人的隱者生活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隱者生活,展現出閑適的心境。其特點是意境寧靜,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以及對隱者生活的追求。
湖光如鏡了無塵,照見先生白發新。歲晚騎驢行萬里,始知孺子是高人。交游回首散如煙,重過洪州隔世然。手種垂楊皆合抱,朱顏安得似當年。
天行近野團龍蓋,萬姓環門識袞袍。竟畎難寬卿相力,藉耕無乃圣躬勞。侵壇碧草茸茸起,土殿紅云冉冉高。巳忝賜筵思報述,即東潘賦愧詞曹。
未免有情聽夜簫,可能無語看春潮?禪心不逐風幡動,吟魄依然繞謝橋!
摩詰沉痾未易排,文殊一問失妖災。老夫何幸群賢集,倒屣出迎雙眼開。語造極時全愈了,病知客去即重來。呼兒細揀新書策,體不佳時看一回。
跡不到城市,逢人無厚顏。一瓢風外樹,雙屐雨中山。流水春喧碓,歸云暮掩關。憂時心未已,祇益鬢毛斑。
乍雨乍晴三月節,半開半合百花枝。傷心春望不堪遠,感事淚痕長欲垂。塞北但知隨水草,江南何事插旌麾。上林無限鶯花老,應怪來游鳳輦遲。
道人寄我紫邏山,時復賣藥來人間。石潭薄晚有龍斗,滿谷濕云無路還。
汝亦東丹十世孫,家亡國破一身存。而今正好行仁義,勿學輕薄辱我門。
豪氣衰年未盡降,每因世事熱衷腸。山莊來往惟農父,長話桑麻心自涼。
斜日,寒色,深天抹赤,紫光舒翼。請風聆聽幕垂聲。薄冰,映微燈做星。亮斑簌簌無些雪,亦無熱。片縷輕如纈。凍云鱗,疊骨文:瞰人,世間同芥塵。
歌騷玩易誦黃庭,遲日幽窗自窈冥。春盛平分煙圃綠,雨深遙送霧峰青。尸居每作龍雷意,開卷時聞芷杜馨。憂患幾何身世假,敢持孤憤傍玄扃。
華星明月遍西園,皂蓋追隨識大藩。南國風流周小史,東吳才望陸平原。朱弦度曲飛霜麗,玉局觀棋墜露繁。夾岸芙蕖千萬朵,歸來何異宿桃源。
孤云落日魚龍界,橫山又在孤云外。一朝坐我橫山中,回顧反覺人寰隘。就中最愛吳家亭,浪花堆里一點青。干山在南紹山北,亭山正直中間停。天風飄飄吹我袂,自覺蓬瀛不難至。安得劉伶李白共此舉瑤觴,百川吸盡無由醉。
舟行謝村路,卻訪義橋營。妖骨埋荒草,秋風洗復腥。青山不改色,紅樹遠含情。當日聞風鶴,俱疑是晉兵。
頹巒疊谷瀉溪光,石上題名尚李唐。竹葉送陰遮古寺,稻芒隨水出山莊。一林過雨蘆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黃。猶記西風紅蓼里,桐槽載網入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