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篇贈府公給事別
鳯凰起北海,少留南岳巔。
梧桐有余音,烏鵲相回旋。
耳聞和聲樂,目怪文采鮮。
雖知非儔匹,慕用亦欣然。
祥飇卷層云,迅羽凌九天。
卑飛忽如縶,絕跡不可攀。
徘徊故林下,嘆息高風前。
愿及夔作韶,率舞如舜年。
鳯凰起北海,少留南岳巔。
梧桐有余音,烏鵲相回旋。
耳聞和聲樂,目怪文采鮮。
雖知非儔匹,慕用亦欣然。
祥飇卷層云,迅羽凌九天。
卑飛忽如縶,絕跡不可攀。
徘徊故林下,嘆息高風前。
愿及夔作韶,率舞如舜年。
鳳凰從北海起飛,在南岳山巔稍作停留。梧桐樹上還留著它鳴唱的余音,烏鵲繞著它來回盤旋。聽到它和美的叫聲,看到它鮮艷的羽毛,烏鵲雖知道自己和鳳凰不是同類,但也欣然傾慕。吉祥的風卷走層層云朵,鳳凰迅速展翅直上九天。忽然它飛得很低,好像被束縛住,之后消失不見難以再攀附。烏鵲在原來的樹林里徘徊,在高風前嘆息。希望能等到夔創作《韶》樂那樣的時機,像舜帝時鳳凰率百鳥起舞一樣。
鳯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為凰。
南岳:衡山。
儔匹:同類。
祥飇:吉祥的風。
縶:束縛。
夔作韶:夔是舜時的樂官,創作了《韶》樂。
率舞:率領起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贈府公給事別”推測,可能是詩人送別府公給事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有一定文化氛圍的時期,詩人以鳳凰自比或比喻府公給事,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借鳳凰與烏鵲的故事,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鮮明、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情感世界。
一年容易又霜飛,搖曳書燈曙色微。數字翻新由我寫,文章落臼讓人譏。清茶有味供消遣,俗眼無能辨是非。不見寒號枝上鳥,殷勤只管勸加衣。
盡日長松亂石間,不知身帶夕陽還。耳邊何用閒絲竹,一路溪聲送出山。
城畔群山亦不遙,縣齋終日對岧峣。登臨白幘還高士,海國青天自暮潮。南浦佩環心欲折,北風樽酒鬢隨飄。朱明石室同游地,松桂因君問寂寥。
居里還同朱壽昌,傳家應自呂榮陽。學仙已悟黃梁枕,事死仍分彩服堂。獨鶴歸來城郭是,三魚躍出井泉香。子孫又為明時用,忠孝須知系典常。
霽曉渡昌峽,蒼山煙霧開。中流萬石斗,隔水一舟來。祠古還依嶂,林幽忽放梅。故鄉知信美,臨眺轉徘徊。
破軍雄鎮北方陰。牢封地戶深。真風高卷鎖猿心。氤氳氣制禽。三田貫,五神欽。元胎體變金。群魔離位九陽臨。功成耀古今。
政績雖殊道且同,無辭買石紀前功。誰論重德光青史,過里猶歌臥轍風。
□□□□□□□,門外蒼松一水修。不必清高逼巢許,祇教瀟灑勝由求。空花自滿三千界,老樹相看五百秋。坐有鷹揚人物在,怕牽昨夢上漁舟。
鄉闈試罷綵衣回,仙縣吟詩畫鹢催。平世漫推文學掾,清時方急棟梁才。綠槐影里琴書靜,紅杏花邊車馬來。山近龍盤多暇日,秋高擬上鳳凰臺。
秋原霜色懶招尋,鶴引高流入徑深。茶醉酒醒難判斷,身真世假任浮沉。參禪并入刪元語,聽曲翻能長道心。行腳無須商去住,心空何處不云林。
海門晴日吐,春水坐來添。喜入三農望,豐歸五谷占。野鶯啼秀木,江草映虛簾。我病生嫌酒,深杯且一拈。
直上高樓望八方。萬山紅紫勝春光。長藜拈起意昂藏。王謝遺蹤懷五馬,海天歸思話三羊。金華叱石是何鄉。
早云卷盡昨宵陰,節物偏供酒盞深。病骨怯風難久坐,衰年見月易傷心。金螺水落千峰笛,白鷺城高萬戶砧。頗憶五羊臺上客,頻從驛使寄新吟。
幽人讀書處,皎皎霜月爛。香影不可掇,高花在巖畔。
兩指斤開權撮起,一毛頭上為吹開。這回不在身邊立,休說清風遍九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