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三學士
憶在京輦居,相與巷南北。
幸非勢利合,同有春秋癖。
往來熟杖屨,假借通經籍。
誰謂數斯疏,要云諒且直。
別離淹日月,寤寐見顏色。
惠我以好音,欣然對真跡。
微官事如毛,徇俗頭欲白。
庸知尚可教,愿子更良食。
憶在京輦居,相與巷南北。
幸非勢利合,同有春秋癖。
往來熟杖屨,假借通經籍。
誰謂數斯疏,要云諒且直。
別離淹日月,寤寐見顏色。
惠我以好音,欣然對真跡。
微官事如毛,徇俗頭欲白。
庸知尚可教,愿子更良食。
回憶在京城居住時,我們住的街巷一南一北。所幸并非因勢利而結交,而是都有喜愛古籍的癖好。彼此往來熟悉到連鞋履都知曉,還相互借閱經書典籍。誰說交往次數少了,重要的是我們誠信又正直。離別已過漫長歲月,日夜都能在夢中見到你的容顏。你給我寄來美好的音訊,我欣喜地對著你的真跡。我這小官事務多如牛毛,隨波逐流頭發都快變白了。哪里知道我還能被教導,希望你多多保重身體。
京輦:京城。
春秋癖:指喜愛《春秋》等古籍的癖好。
杖屨:鞋子,這里指代彼此往來。
假借:借。
數斯疏:交往次數少。
諒且直:誠信且正直。
淹日月:時間長久。
寤寐:日夜。
好音:美好的音訊。
微官:小官。
徇俗:隨波逐流。
庸知:哪里知道。
良食:保重身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朱三學士曾在京城居住,彼此交往密切,有共同的愛好。后來兩人分別,詩人在官場忙碌,收到友人書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關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和現實的結合展現友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真摯的情誼和日常情感交流。
當年罷會稽,還郡錦為衣。老作龍樓貴,終將鳳沼違。英魂游岱去,石槨渡江歸。揚子春風惡,南徐過客稀。眾帆看屢溺,素舸獨如飛。始見中郎孝,松門自有輝。
綠竹蕭蕭,門掩處,滿庭秋色。微雨后,露侵芳徑,霜凝黃葉。深院狂塵飛不到,清暉長與云天接。看臨窗,搦管一仙翁,頭如雪。丹青史,多俊杰。翰墨事,從頭說。自雙劉去后,誰更稱絕。浪跡狷夫驅遠海,卓然囈叟悲長訣。古萬州,翹首望先生,翻新頁。
東風吹雨濕鞦韆,紅點棠梨爛欲然。擬買芳華贈年少,紫榆春淺未成錢。
蔥蔥郁郁未成陰,得雨朝來翠漸深。鳳翼龍鱗傳有賦,為誰飛檄擬陳琳。
園中楊柳樹,飛舞似含羞。如何風靜處,盡放眼中愁。
伯氏吹塤仲氏篪,膝前玉樹燦雙枝。當年詩禮趨庭后,慈母殷勤也教詩。
萸匣朝開蕙麝清,不寒休訝六銖輕。銀泥錦谷何方物,秋水微飔自織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
幽姿不分小山叢,合在江梅季孟中。香破鶴林真囈語,肯教七七擅神通。
虛廊空白月,燈火閉重闈。思苦詩難繼,更長夢易歸。徒勞爭墨榜,須信有朱衣。萬事前期定,升沉不爾違。一一聽宮徵,銖銖較短長。品題分玉石,得失異炎涼。中的非無術,知音豈易忘。魚龍頭角老,變化更何方。萬戶爭看榜,三年此一開。異時千載遇,此日四方來。價重連城璧,珍逾羽化杯。山梁欣有獲,置網豈須媒。
百粵風煙陸賈游,風流那似此歸舟。高名萬里燕臺月,客路三春白下樓。解事魯連還負氣,重言季布自堪儔。知君無限滄洲興,目送仙帆意獨留。
百疊青山亦起瀾,虛空贊毀豈相干。幸逢梅福稱先輩,卻喚陶潛作長官。溪雨松風聊簿領,云心石面且衣冠。何妨盩厔來仙尉,便作集賢校理看。
山送眉娘眼角顰。亂蟬呼起素馨魂。龍天歌鼓幾回聞。寒綠皺翻瓜蔓水,熱紅香噴荔枝云。鏡波人影佇黃昏。
高阜荒荒古木稠,南徐江水送行舟。河山已帶中原色,風雨今為北道愁。
四載孤蹤萬里同,便如名玉照葭叢。薇花共憶遲遲日,鴻翼分飛款款風。戀舊情知塵世外,著書心到古人中。最嫌魚洞沙頭月,掩映肩輿櫸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