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因甫
遙想登高處,姑蘇秋草多。
那無萬古恨,少作五噫歌。
野菊蕭蕭晚,江鴻疊疊過。
尺書不可托,送目奈愁何。
遙想登高處,姑蘇秋草多。
那無萬古恨,少作五噫歌。
野菊蕭蕭晚,江鴻疊疊過。
尺書不可托,送目奈愁何。
遙想你登高之處,蘇州秋草繁茂。怎能沒有萬古的憾恨,偶爾也作《五噫歌》抒發感慨。野菊在傍晚中蕭瑟,江鴻成群結隊飛過。書信無法托付,遙望遠方只添愁緒。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因甫:人名。
姑蘇:今江蘇蘇州。
那無:哪無,怎么沒有。
五噫歌:東漢梁鴻所作,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蕭蕭:形容冷落、凄涼。
疊疊:形容眾多。
尺書: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在重陽節時,詩人與友人相隔兩地,心中涌起對友人的思念和自身的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內心的愁緒。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凄涼。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抒情技巧。
東坡十年作謗書,多情杖屨作歸涂。雪堂公去頗削跡,來禽青李皆已枯。秋風醉索武昌魚,腳敲兩舷聲函胡。只今諸生典刑在,他日明公游石渠。
有美人兮滬之渚,徙神宮兮在蘆野。筑高臺兮壘土,天花繽兮如雨。倏奄沒兮谷成陵,蹇予之仍兮績乃成。
芳洲晚日鮮,曲岸新雨好。紅薇點圓荷,金?出幽草。
曉來騎馬出郊原,卻憶年時此按田。流景已過三十里,如何容易又經年。
螢在荒蕪月在天,螢飛豈到月輪邊。重光萬里應相照,目斷云霄信不傳。
落落知難久,堂堂竟不還。江湖官七品,風雨屋三間。已矣烏頭白,嘻乎豹管斑。兒曹莫輕脫,英爽在空山。
春草萋萋綠漸濃。梨花落盡晚來風。試問相逢何處好,小樓東。朱箔影移無限恨,玉簫聲轉曲將終。獨倚闌干誰是伴,月明中。
雙翼歸來一翼拳,殘枝惡木息依然。已如腐鼠馀枯骨,猶逐饑蠅附臭膻。野鵠高飛空有意,閒云遠引苦無緣。從知退更艱于進,目送殘陽西陸躔。
清陰淡日轉空廊,坐久曾無蜂蝶忙。真實不虛花滿地,殘春來看白丁香。
大江斷后誰絕前,右踞蒼虎龍左蟠。英雄角逐三百載,庭花玉樹歌聲殘。王氣消磨城郭改,荒村古木棲寒煙。我來兩月不出戶,登臺始覺天宇寬。城中樓觀在井底,環視百里皆峰巒。烈風拔樹云蔽野,飛電霹靂驅蜿蜒。虛亭坐視河海涌,平地立見波濤翻。天開翳掃群響息,空翠削出滁和山。陰陽云雨反覆手,向來喜懼誠無端。興亡世事亦如此,俯仰千歲須臾間。
官里匆匆節序過,又看春色上柔柯。齋居自喜無塵雜,幽興時能寄嘯歌。豈有涓埃禆圣化,且同精祓仰玄科。詞林濫竊逾三紀,碌碌無聞雙鬢皤。
端闈壯麗,羽衛驍騰。天儀畢曄,如日之升。千官景從,萬宇仰承。輝光四充,介福其膺。
冰玉堂前十國書,君能讀之行坦涂。一洗談天千古舌,呂梁大壑何時枯。愿君不用校魯魚,亦須調笑酒家胡。玉局仙翁無浪語,大禹以來未有渠。
懶將心緒逐波流,攲枕蓬窗萬慮休。貪逐化人游帝闕,不知梅福過扁舟。
筑滬兮防海,蘆之東兮滬之水。崧潭兮千秋,故壘巖巖兮枕江之流。風凄凄兮竹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