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江大博徐君章
吏退簿書斂,日落風景涼。偶無事物累,真得逍遙鄉。
疏花媚空園,修竹蔭廣坐。濁酒不難醉,磐石可徑臥。
何必凌江漢,乃能濯埃塵。何必潛山林,乃能寄隱淪。
人多笑此言,此言未易笑。非君契心賞,誰肯過蓬藋。
吏退簿書斂,日落風景涼。偶無事物累,真得逍遙鄉。
疏花媚空園,修竹蔭廣坐。濁酒不難醉,磐石可徑臥。
何必凌江漢,乃能濯埃塵。何必潛山林,乃能寄隱淪。
人多笑此言,此言未易笑。非君契心賞,誰肯過蓬藋。
辦公結束公文收起,日落時分風景涼爽。偶然沒有事務牽累,真的進入逍遙之境。稀疏花朵妝點空園,修長竹子遮蔽寬座。濁酒容易讓人沉醉,磐石之上可直接臥。何必一定要到江漢,才能洗滌身上塵埃。何必一定要隱居山林,才能寄托隱逸之心。很多人嘲笑這話,這話卻不易被嘲笑。若不是你能與我心意相通相互欣賞,誰肯到我這簡陋之地來。
吏退:辦公結束。簿書斂:收起公文。
逍遙鄉:逍遙自在的境界。
媚:使……嫵媚,這里指裝點。修竹:修長的竹子。蔭:遮蔽。廣坐:寬敞的座位。
凌:到。濯:洗滌。埃塵:塵埃,比喻世俗的污垢。
隱淪:隱居。
契心賞:心意相通,相互欣賞。蓬藋:蓬蒿,這里指簡陋的居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處理完日常公務后,在閑適的情境中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風氣,而詩人向往內心的寧靜與自在,因此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逍遙隱逸生活的追求,不局限于外在形式。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
吾行四方今老矣,青鞋歸來或無底。孺子可教來進履,富羅加絇穩稱趾。上山下山免去齒,錫飛相從日千里。惡用上公赤幾幾,未能免俗聊復爾。吉貝裁成亟縛屣,東皋與爾同生死。
杖藜徐步小溪傍,屬玉雙飛水滿塘。喬木蒼煙馀故國,敗荷衰柳更殘陽。惜無濁酒供秋興,誰借扁舟趁晚涼。再約小亭終一到,與君連日倒壺觴。滄浪之水舞雩風,四海何人識此翁。堅坐久拚拋世事,暫來渾欲挽詩窮。青山與我真知己,白發臨流少化工。今日從容天地里,一杯春露笑談中。
六出飛花玉滿汀,碧波江上晚揚舲。羊裘不怕江風冷,但看天邊兆客星。
潤泥如掌趁芒鞋,雨里茲游信快哉。游客游氛都掃盡,萬山空待一人來。
蔡子乘虬去,陳生跨鶴征。人方憐二妙,天遂奪三英。稚弟攀輀哭,群公執紼行。庭闈四千里,悲動浙江城。
聞君天上聽吹噓,薊北春風滿素書。東壁儻難分末照,何門不可曳長裾。即看投散官逾穩,莫笑憐才術大疏。諸子當時堪自見,于今意氣有誰如。
南客停舟問草堂,北人相見說文張。寶刀金甲閒清世,緗帙牙簽有古香。仙夢不思塵路險,別懷應共海天長。他時化作遼東鶴,還指華亭是故鄉。
谷旦休祥見,元朝氛祲開。日車扶曉出,斗柄斡春回。致理歸廊廟,私憂尚草萊。太平豈無象,天意是胚胎。日月新年節,乾坤舊觀還。郁蔥浮曉霧,紫翠動晴山。御氣籠宮闕,朝班雜佩環。遙知王會散,喜色粲天顏。
徇名視逐末,錙銖為重輕。置身等草木,安得無衰榮。華屋歌未闋,白楊聞哭聲。向平果何意,問死仙如生。
生平嘆溝壑,夢寐倚疆場。讀書羞宋史,異代計胡亡。長犁思塞北,尺組待名王。一朝專閫寄,十萬許橫行。策馬兇門出,揮旌大漠傍。曉傳飛將入,密指戰追方。胡騎本風雨,其技弓矢長。結束防馳突,分合殺其強。時將土克水,忽如日蕩霜。呼吸生奇正,指揮出變嘗。朝夕更貔虎,庭穴盡犬羊。執訊歸廊廟,懸竿示羯羌。所矜非殺戮,雪志在兇殘。乘我國家運,重貽百代光。
一支正得橫斜意,萬里能移羈旅情。莫向羅浮問消息,眼前已覺綺窗明。
葛巾藤杖竹方床,旋掃花陰坐晚涼。兒小但隨翁看月,夜長誰念客思鄉。
泣露啼紅作么生,開時偏值杜鵑聲。杜鵑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淚滴成。
亭前竹色好,亭下池水寬。平波浸寒影,古鏡飛青鸞。
人間葷血共歡娛,誰作朝元五氣壚。自汲山泉煮春茗,不留俗客炰江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