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驃騎邠寧行營
寶馬雕弓金仆姑,
龍驤虎視出皇都。
揚鞭莫怪輕胡虜,
曾在漁陽敵萬夫。
寶馬雕弓金仆姑,
龍驤虎視出皇都。
揚鞭莫怪輕胡虜,
曾在漁陽敵萬夫。
騎著裝飾精美的寶馬,手持雕弓和金仆姑箭,將軍龍驤虎步、虎視眈眈地離開皇都。不要責怪他揚鞭出征時輕視胡虜,因為他曾在漁陽以一人之力抵擋萬人。
驃騎:古代將軍名號。邠寧:唐方鎮名。行營:出征時的軍營,亦指軍事長官的駐地辦事處。
金仆姑:箭名。
龍驤虎視:像龍馬高昂著頭,像老虎注視著獵物,形容人的氣宇軒昂,神態威武。
皇都:京城。
漁陽:地名,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處于邊疆有戰事的時期,朝廷派遣將軍出征邠寧。詩人為將軍送行,有感于將軍的英勇和此次出征,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將軍的英勇和軍事才能。其特點是形象鮮明,通過描寫和敘述塑造出將軍的高大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篇,但也是反映唐代送別與邊塞題材的佳作。
生死何曾隔太虛,音容笑貌乃嬌如。夜臺寂寞應懷我,客況蕭條當到徐。
極目風濤壯,渾疑地軸浮。鳥飛驚半墮,蛟舞愜深游。吾道將無措,天心欲示留。家園渺何許,回首不禁愁。
冷眼模糊看太空,草間偷活笑群雄。驥行千里需良馭,艾蓄三年少國工。春后槁花村女拙,錢荒沽酒薄夫窮。十前九蹶家家險,請治崎嶇作大通。
咫尺牙旗越水頭,招尋猶滯木蘭舟。羊裘萬里歸風雪,龍劍三旬隔斗牛。沈約病馀偏瘦損,虞卿書就任窮愁。生憎后夜雙溪月,獨照胡床八詠樓。
窮冬十日雪,戶外曾未踵。念我平生友,欲往恨不勇。茲晨劇命駕,相對腹一捧。促招東林遠,共念北海孔。把酒望六合,瓊瑤紛總總。興極不知休,嚴城鐘鼓動。
維帝奠位,乃咸于時。孰主張是,而樞紐之。谷我腹我,比予于兒。告我冠服,迨其委蛇。
菰蒲深處水藏波,邂逅相忘自嘯歌。曳組懸龜知底用,水邊消得一漁蓑。
勁節孤根得地深,清虛誰識子猷心。當時不是瑯玕種,月下何由聽鳳琴。
敝裘塵土壓征鞍,鞭倦裊蘆花。弓箭蕭蕭,一徑入煙霞。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千點萬點,老樹寒鴉。三行兩行,寫長空歷歷,雁落平沙。曲岸西邊,近水灣魚網綸竿釣,斷橋東壁,傍溪山竹籬茅舍人家。見滿山滿谷,紅葉黃花。正是凄涼時候,離人又在天涯。
從來見說青精飯,晚遇真人隱訣中。長恨聞名不相識,那知俚俗號烏桐。
朱橋矗矗兩園間,湖水平時柳可攀。車馬等閒湖上去,游人常踏月中還。
秀眉無足驗,結轖遽為災。鄉曲三年別,江山萬里回。林閭飛旐入,書劍逐舟來。墳草枯還綠,重泉不復開。
英姿慷慨。獨立風塵外。湖海平生豪氣在。行矣云龍際會。充庭蘭玉森森。一觴共祝修齡。此地去天尺五,明年持橐西清。
九鳥彈羽鰲斷足,六龍飛光晝相逐。何人造書泄機巧,夜夜天陰聞鬼哭。岐山鳳遠科斗空,弋鳥殳蟲漸湮伏。太史方垂鼎足金,丞相已變釵頭玉。下邽拘囚死復生,三千晚奏云陽獄。自從毛錐擅楷法,今古紛紛踵遺躅。天生真人起北方,更遣浮圖出身毒。六書垂世盡諧聲,八體彌文貴句曲。黃鐘大呂徒協和,鐵畫銀鉤謾摹錄。大音直與造化同,陰翕陽舒驗疏數。先生典教元非輕,直使昌言被殊俗。歸來系馬在堂階,莫厭微官就羈束。人生得志亦有時,萬里晴天佇黃鵠。
柔腸俠骨共時無,思慮綢繆若網蛛。最是關心寒暖意,我今咯血有誰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