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米
索米東方朔,端居陸士衡。
書仍聞北闕,賦亦讓南傖。
感激秋風起,提攜夜劍橫。
南軍敗王略,誰事請長纓。
索米東方朔,端居陸士衡。
書仍聞北闕,賦亦讓南傖。
感激秋風起,提攜夜劍橫。
南軍敗王略,誰事請長纓。
像東方朔那樣去求米,如陸士衡般閑居。上書仍能傳到朝廷,作賦也不輸南方文人。感慨秋風刮起,提著寶劍橫握在手。朝廷軍隊戰敗,國家戰略受挫,還有誰能主動請纓去為國效力呢?
索米東方朔:東方朔曾向漢武帝索米。這里以東方朔自比求祿。
端居陸士衡:陸士衡即陸機,端居指閑居。
北闕:原指宮殿北面的門樓,后借指朝廷。
南傖:古時對南方人的蔑稱,這里指南方文人。
提攜:提著。
南軍:泛指朝廷軍隊。
請長纓:西漢終軍請求皇帝賜長纓,去縛住南越王。后指主動請求擔當重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國家局勢可能不太樂觀,朝廷軍隊戰敗,詩人處于閑居狀態,空有報國之志卻無處施展,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懷才不遇和憂國之情。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仍心系國家的情懷,在反映詩人心境和時代風貌方面有一定價值。
肯為橫青眼,空嗟出白髭。時光渾似舊,世態竟如斯。繼述慚先志,攜持念小兒。嶺梅消息早,開到向南枝。
驚塵蕩白日,羸馬馳郊墟。悵彼同心人,緬邈百里馀。舉頭云中翮,有鳥銜尺書。粲粲瑤華札,開緘照衡廬。慰我加餐飯,問我何方居。十口寄他鄉,晨餐食無魚。芒鞋役款段,誰為供高車。感此長太息,臨風重踟躕。骯臟宇宙間,畸游抱琴書。朱門盛先達,落落窮相如。夙昔逢君侯,青驄曳華裾。情親四十載,膠漆垂桑榆。纏綿國士念,涸轍頻吹噓。豈忘木桃報,再拜慚庭除。中閨夜得雄,旅抱偶一舒。眷言骨肉友,臥起同徐于。持此答芳訊,聊用當璚琚。頹然定一笑,為我掀?毹。
龍蟠虎踞漢仙家,碧玉樓臺護紫霞。春在猗蘭開奕葉,風暄珠樹吐三花。霓旌翼駕朝元早,云笈傳書卜世遐。忝是蓬萊山畔客,星河慣識上天槎。
山花舞。巖姿能笑禽能語。禽能語。百年心事,一犁春雨。神仙護短多官府。老夫只解為農圃。為農圃。乾坤休問,幾番今古。
誤子窮途計已疏,擇棲所恨匪岡梧。酉申乞舍傳書雁,庚癸呼馳汗血駒。儒術謀身慚杜甫,老農請學合樊須。細思金亦何勞躍,陶鑄從諸天地爐。
清晨謁帝大明宮,拜賜歸來夜過中。一夢十年身老矣,山城風月作過從。
一葉何時縱棹歌,空悲急景怨羲和。斜風細雨添愁絕,青蒻蒙頭映綠蓑。
天真道妙本無多,只費挨攤與洗磨。不見昭昭端的處,分明全體是如何。
山館逢迎強著書,盤餐真愧郇家廚。聊供賦手騷兼蟹,雅稱秋懷鲙有鱸。游屐若為偕尚子,雕蟲祗合任非夫。遙知別后相思夜,能識羅浮夢里途。
山翠云邊墮,溪聲竹外虛。尋秋窮謝屐,隔水訪陶居。鄰嫗供新醞,家童剪夜蔬。醉歸蘿蓽底,殘月在襟裾。
月澹花閑夜已深,宋家微詠若遺音。重思萬古無人賞,露濕清香獨滿襟。
作客三千里,明年六十翁。傳家無長物,到老得詩窮。種杏添新蕊,移松長舊叢。閒中參妙理,一一領春風。
吳越猶干地要沖,樹亭危岸勢憑空。春潭倒影黃昏月,古木喧聲白晝風。鷗鷺慣來窺宴席,煙云無著護簾櫳。凄涼故國多遷變,獨有溪山在望中。
腳根踏地袈裟破,鼻孔撩天拄杖橫。歸掃秋云趺足坐,荻花半落晚風晴。
兵廚酒色似鵝兒,計泛樓船會有期。葦折荷枯秋露凈,更看鏡面渺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