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苑春望宮池柳色
東風韶景至,垂柳御溝新。
媚作千門秀,連為一道春。
柔荑生女指,嫩葉長龍鱗。
舞絮回青岸,翻煙拂綠蘋。
王孫初命賞,佳客欲傷神。
芳意堪相贈,一枝先遠人。
東風韶景至,垂柳御溝新。
媚作千門秀,連為一道春。
柔荑生女指,嫩葉長龍鱗。
舞絮回青岸,翻煙拂綠蘋。
王孫初命賞,佳客欲傷神。
芳意堪相贈,一枝先遠人。
東風帶來了美好的春光,御溝邊的垂柳煥然一新。它嫵媚的姿態讓千門萬戶顯得秀麗,連成一片帶來滿道春意。柔軟的柳芽像少女的手指,嫩綠的葉子好似龍的鱗片。飛舞的柳絮飄回青岸,繚繞的柳煙輕拂綠蘋。王孫貴族開始下令賞景,佳客卻不禁黯然神傷。這美好的春意值得相贈,先折下一枝寄給遠方的人。
韶景:美好的景色。
御溝:流經官苑的河道。
柔荑:比喻女子柔嫩潔白的手,這里形容柳芽。
王孫:貴族子弟。
芳意:美好的情意,這里指柳的春意。
此詩創作時間與具體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推測,應是在春日,詩人身處宮苑之中,看到宮池邊柳色美景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人們有閑情逸致欣賞春日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宮池柳色的美景,突出了柳的柔美與生機。其特點是描寫細膩、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力和高超的描繪能力。
西苑門前幾度過,長虹一道臥晴波。金堤楊柳開圖畫,玉殿芙蓉照綺羅。華表鶴歸仙夢斷,鼎湖龍去故情多。荒村蕭瑟違壺嶠,東海揚塵近若何。
漢使臨邊日,天驕已請和。看花辭紫陌,犯雪度交河。水草留行帳,云沙想玉珂。誰知清漠北,婁敬策居多。
才美未足喜,技惡未足嘆。左右無親交,雌雄安可言。不見龐眉尉,三世不徙官。雖有韓長孺,百金賂武安。功名復如何,巧宦良為賢。
行役二萬里,風云并我肩。適見繁華市,俯仰一嗒然。長空隨日沒,高莽復結緣。斯境非故宅,可依唯囂喧。從茲將不勝,不覺自無言。野原殘碧影,斜日駐山肩。郁云臨夜起,北地大風懸。揚塵為行色,速掩勞生緣。無人共悲喜,虛空只一餐。塵色在斜陽,野馬亦玄黃。蕭風欷歔下,宿草卷輪鞅。陟遐載其楚,涂潦濡其裳。睽離無否可,倏忽盡尋常。轉蓬隨羈客,一廡憩行囊。
沱水遙通島,揚帆藉穩流。星搖淮浦夜,月濕海門秋。世難幾人在,心灰百計休。時聞南去雁,還動故鄉愁。
明時公輔望,解組意合堅。僚屬吁垂首,門徒泣擁韉。柴舟遵海泊,卉服趁鷗眠。景色饒詩趣,苔紋剩酒錢。從知東海上,不數二疏賢。
熙熙海宇被仁風,民物謳歌樂歲豐。圣主優賢隆眷遇,愚臣何幸重遭逢。
白石蕭蕭碧蘚荒,一枝秋色抱馀芳。開簾不見階前影,月滿空庭夜有霜。
澹庵潛圣學,未許外人傳。門里存衣缽,吟邊可管弦。浣花宗武轡,儋耳小坡船。綠鬢成黃壤,從今更問天。一昨官都下,同時寄客間。相從湖上寺,覽遍浙西山。駿足應千里,彪文未一斑。霜風吹病眼,老淚為渠潸。
秋來日日困驕陽,正欲齋心問彼蒼。倏爾四郊云氣合,霈然一夜雨聲長。三農已有倉箱慶,萬室還欣枕簟涼。幸值故人來過我,尊前莫惜醉淋浪。
路入荒堤景漸清,臨流古寺晚鐘鳴。尊開荷葉香相襲,席接波光掌共平。談理劇時寧強勝,聽歌婉處倍留情。興酣卻悔來何后,為報林煙且慢生。
秋空云散碧霄澄,萬里江山倚太清。此夜月高人盡賞,誰家香冷夢初成。光輝不作悲歡色,今昔偏從寒照生。惟有雁翎斜度急,一行倒影入河明。
恭惟炎運恰中天,間氣真成五百年。以舜繼堯方誕圣,維申及甫即生賢。
非關惜別為憐才,醉爾飄零濁酒杯。聚散不妨成小劫,逢君仍在越王臺。
回車半日贊公房,香積酥陀不一嘗。可但山行休腳力,免教饑火燎枯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