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桐
東園方樹盈百株,四桐晚種皆丈余。
不緣桃李鬪顏色,不為琴瑟養肌膚。
霜秋要成萬葉子,他日與致丹山雛。
野人此意真不誣,鳳鳥不至吾已夫。
東園方樹盈百株,四桐晚種皆丈余。
不緣桃李鬪顏色,不為琴瑟養肌膚。
霜秋要成萬葉子,他日與致丹山雛。
野人此意真不誣,鳳鳥不至吾已夫。
東園里剛種下的樹木有上百株,四棵晚種的梧桐都已有一丈多高。它們不是為了像桃李那樣爭奇斗艷,也不是為了制成琴瑟而生長。到了霜秋時節要長滿萬片葉子,將來能招來丹山的鳳凰雛鳥。我這個山野之人的想法絕非虛妄,只是鳳鳥不來,我的愿望怕是難以實現了。
樹:種植。盈:滿。
鬪:同“斗”,爭斗。
丹山雛:傳說中鳳凰產于丹山,這里指鳳凰幼鳥。
野人:詩人自指,古時稱鄉野之人。誣:虛妄。
鳳鳥不至:鳳鳥是祥瑞之鳥,鳳鳥不至意味著理想難以實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可能在鄉村或田園。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追求名利、華而不實的風氣,詩人通過種桐表達自己的志向和對賢才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慕虛榮、追求高潔和賢才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象征和對比手法,形象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
采鳳飛來到禁闈,
便隨王母駐瑤池。
如今記得秦樓上,
偷見蕭郎惱妾時。
臉花不綻幾含幽,今夕陽春獨換秋。我守孤燈無白日,寒云隴上更添愁。
幽谷啼鶯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長嘆。月華不向扃泉戶,露滴松枝一夜寒。
韶光不見分成塵,曾餌金丹忽有神。不意薛生攜舊律,獨開幽谷一枝春。
誤入宮垣漏網人,月華靜洗玉階塵。自疑飛到蓬萊頂,瓊艷三枝半夜春。
來從一葉舟中來,
去向百花橋上去。
若到人間扣玉壺,
鴛鴦自解分明語。
蠶市初開處處春,
九衢明艷起香塵。
世間總有浮華事,
爭及仙山出世人。
數載幽欄種牡丹,
裹香包艷待神仙。
神仙既有丹青術,
攜取何妨入洞天。
學得丹青數萬年,
人間幾度變桑田。
桑田雖變丹青在,
誰向丹青合得仙。
和風裝點錦城春,
細雨如絲壓玉塵。
漫把詩情訪奇景,
艷花濃酒屬閑人。
人世將天上,由來不可期。
誰知一回顧,更作兩相思。
贈枕猶香澤,啼衣尚淚痕。
玉顏霄漢里,空有往來魂。
蕭郎不顧鳳樓人,云澀回車淚臉新。
愁想蓬瀛歸去路,難窺舊苑碧桃春。
思量往事一愁容,
阿母曾邀到漢宮。
城闕不存人不見,
茂陵荒草恨無窮。
世間何事不潸然,得失人情命不延。
適向蔡家廳上飲,回頭已見一千年。
河漢雖云闊,三秋尚有期。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
朱閣臨清溪,瓊宮銜紫房。佳情期在此,只是斷人腸。
春夢悠揚生下界,
一堪成笑一堪悲。
馬嵬不是無情地,
自遇蓬萊睡覺時。
滄海成塵幾萬秋,
碧桃花發長春愁。
不來便是數千載,
周穆漢皇何處游。
我本籍上清,謫居游五岳。
以君無俗累,來勸神仙學。
葛洪還有婦,王母亦有夫。
神仙盡靈匹,君意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