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三首 其一
簫韶豈不美,爰居終自悲。
俛仰魯城上,驚顧不能怡。
伊昔舜廷內,鳴鳯為來儀。
和聲詎中變,眾聽邈難齊。
澆淳懸異代,聰昧未殊施。
咄嗟播鼗武,永乏滄海歸。
簫韶豈不美,爰居終自悲。
俛仰魯城上,驚顧不能怡。
伊昔舜廷內,鳴鳯為來儀。
和聲詎中變,眾聽邈難齊。
澆淳懸異代,聰昧未殊施。
咄嗟播鼗武,永乏滄海歸。
簫韶之樂難道不美嗎?但爰居鳥聽了卻終究自感悲傷。在魯城之上俯仰之間,它驚惶四顧無法愉悅。往昔舜的朝廷里,鳳凰為了簫韶之樂飛來起舞。和諧的樂聲怎會中途改變,只是眾人的聽聞和感受相差太遠。世風的浮薄與淳樸相隔不同時代,聰明與愚昧的對待卻沒有不同??蓢@那搖小鼓的樂師們,永遠失去了歸向滄海的機會。
簫韶:相傳為舜時的樂曲名。
爰居:海鳥名。
俛仰:同“俯仰”,低頭和抬頭,形容時間短暫。
伊昔:從前。
來儀:鳳凰來舞,儀表非凡,古代以為吉祥之兆。
詎:豈,怎。
澆淳:指世風的浮薄與淳樸。
聰昧:聰明與愚昧。
播鼗武:指樂師。鼗,小鼓。
滄海歸:比喻歸向自由美好的境地。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世風變化、美好事物不被重視的狀態。詩人或許是有感于社會現實,借讀《莊子》之機,以古喻今,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美好不被理解、世風變遷。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和對比,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深刻思考和獨特的文學表達。
三陽本是標靈紀,二室由來獨擅名。霞衣霞錦千般狀, 云峰云岫百重生。水炫珠光遇泉客,巖懸石鏡厭山精。 永愿乾坤符睿算,長居膝下屬歡情。
我在這邊坐,爾在那邊歇。 青天無片云,飛下數點雪。
治國兼耕豈理歟,陰謀亂政肆崎嶇。 仲尼若使為司寇,許子難逃兩觀誅。
一樹夭夭灼灼華,滿前萬善意無涯。 春風比屋宜家子,誰識樞機在一家。
泓泓眸子宿淵亭,不見蛾眉只見經。 未似馬家親子婿,終身不踏絳紗庭。
子龍一身都是膽,更有仁心并義肝。 士勸渠能和益土,百驚不動是人安。
一陽初起。暖力未勝寒氣??百p素華長獨秀,不并開紅抽紫。青帝只應憐潔白,不使雷同眾卉。淡然難比。粉蝶豈知芳蕊。半夜卷簾如乍失,只在銀蟾影里。殘雪枝頭君認取,自有清香旖旎。
愁霖不肯已,陰結彌二旬。 吾游欲及時,秉燭出城門。 泛泛一畫舫,密坐環親賓。 爽氣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俄頃萬里晴,鬼魅伏清晨。 日光溜水態,照灼無涯垠。 輕煙緬以沒,微風飚然振。 菰蒲動幽響,撥刺驚潛鱗。 浮沈戲鷗鷺,蕩漾開萍蘋。 榜人發欋歌,漁翁理罾緡。 激越自成態,瀟灑何其真。 清輝不可狀,野思徒紛紜。 弭棹山之阿,行行問吾民。 莓苔粘側逕,馬足絕纖塵。 青谿曲折度,茅屋經過頻。 川涂斗開闊,夷路夾松筠。 右轉聳云構,廣降礱翠珉。 佛殿爍金碧,標榜自玉宸。 脩廊盤磴道,等級華堂新。 最后敞高閣,扃藏帝室珍。 冥心一薰拂,璨璨羅星辰。 大哉三圣筆,天縱妙入神。 名家數幾百,較古誰為鄰。 山頭見塔影,樹杪排嶙峋。 直上遽登造,愛奇忘艱辛。 秋容媚虛曠,藹藹揚奇芬。 群峰出圭角,萬象皆縷陳。 森爽翠欲滴,蒼茫寒襲人。 遠心窮碧海,逸興凌高旻。 躊躇下煙麓,盼眄行復詢。 僧言王右軍,遺蹟永和春。 蘭亭有曩基,墨池含漪淪。 書室閟靈像,五亭馀圓囷。 次第與探歷,畢景頤厥因。 簡累脫紛滓,遺榮終幅巾。 逍遙自得場,此節固離倫。 憤恥以寄傲,則非吾所遵。 涼飚拂脩竹,暮靄起長津。 纓佩顧為忝,城郭宜爾親。 回首已遙碧,怳然塵世分。
靜憶溪邊宅,知君許謝公。曉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 澗鼠喧藤蔓,山禽竄石叢。白云當嶺雨,黃葉繞階風。 野果垂橋上,高泉落水中。歡榮來自間,羸賤賞曾通。 月滿珠藏海,天晴鶴在籠。馀陰如可寄,愿得隱墻東。
何年霜后黃花葉,色蠹猶存舊卷詩。 曾是往來籬下讀,一枝閑弄被風吹。
日照西山雪,老僧門始開。凍瓶粘柱礎,宿火焰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地枕吳溪與越峰,前朝恩錫靈泉額。竹林晴見雁塔高, 石室曾棲幾禪伯?;谋譀]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經年說別林,落日啼猿情脈脈。
石鼓高懸蘊大音,白云峰頂始鋪金。 能來斯地鼓斯鼓,盡達曹溪圣祖心。
盡說靈蹤妨畫圖,幽奇高尚義群居。 山林總是神仙隱,禮樂爰修周孔書。 解駕十年惟壯士,擔簦千里結名廬。 功成霄以非常事,對此那堪不我欺。
嘉木密交陰,月夕苦薈翳。 高臺出林杪,遠目望天際。 不厭清露寒,秪恐輕云蔽。 可但少陵翁,能思斫仙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