戯和同年時在薦福寺
逃暑涓涓酒,開襟細細風。
過云催急雨,落日澹秋空。
樹影經行熟,泉聲笑語通。
少年興不淺,寧與老人同。
逃暑涓涓酒,開襟細細風。
過云催急雨,落日澹秋空。
樹影經行熟,泉聲笑語通。
少年興不淺,寧與老人同。
為躲避暑熱喝著細流般的美酒,敞開衣襟享受著微風輕拂。飄過的云朵催來了急雨,落日的余暉使秋天的天空顯得格外寧靜。在熟悉的樹影間往來行走,歡聲笑語與泉水聲相互交融。少年人的興致可不淺,怎么能和老人一樣呢。
逃暑:躲避暑熱。
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這里形容酒如細流。
細細:輕微、緩緩。
澹:使……平靜,這里有使天空顯得寧靜的意思。
經行:往來行走。
此詩創作于詩人與同年友人在薦福寺躲避暑熱之時。當時正值夏日,詩人與友人相聚,在寺廟中感受著自然的美好,于是寫下此詩來記錄這份閑適的時光。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夏日在薦福寺的閑適生活和少年人的興致。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明快。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日常的生活情趣和細膩的感受。
橋向平邊度,風從闊處來。泠然旬五日,無去亦無回。
涂成半額斗新眉。折得千條結網絲。眉樣恨長絲恨弱,從渠玉貌解傷時。
自君別湖水,天地失清秋。影著孤山樹,心隨江漢流。轉蓬俱異域,詩酒各拘囚。未及祖龍死,咸陽不可留。
半歲吏塵役,天書教放歸。思量難報稱,安穩飯和衣。
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風悲浮云去,黃葉墜我前。朽骨穴螻蟻,又為蔓草纏。故老行嘆息,今人尚開邊。漢虜互勝負,封疆不常全。安得廉恥將,三軍同晏眠。
脆似葦苕散似萍。好春芳物付飄零。鶯巢折后紅綿薄,搖艷偏夸眼最青。
千年絕學從今起,愿罄全功利有情。羅典文章曾再世,悉曇天語竟銷聲。眾生繭縛烏難白,人性泥涂馬不鳴。本原不隨春夢去,雪山深處見先生。
香炷對清晨,微言得問津。所師非傳癖,手澤仰如新。
高秋登塞山,南望馬邑州。降虜東擊胡,壯健盡不留。穹廬莽牢落,上有行云愁。老弱哭道路,愿聞甲兵休。鄴中事反覆,死人積如丘。諸將已茅土,載驅誰與謀。
夢云無據黯魂銷。又踏楊花過謝橋。通體禁風留不得,只憐麟帶壓愁腰。
孤桑好勇獨撐風,亂葉顛狂舞太空。寒幸萬家蠶縮繭,暖偷一室雀趨叢。縱橫談以忘形健,衰颯心因得句雄。自得酒兵鏖百戰,醉鄉老子是元戎。
不作風波民,已鑄赫胥印。同好豈無人,望崖行少進。
豐年孰云遲,甘澤不在早。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春苗九月交,顏色同日老。勸汝衡門士,忽悲尚枯槁。時來展材力,先后無丑好。但訝鹿皮翁,忘機對芳草。
輕絲流亂閉朱櫳。舞竹歌桃一笑空。卻怪絮花寒食路,夾城燈火九微風。
神虎避人去,清泉滿地流。僧貧慵款客,山邃欲迎秋。竹沼滋新碧,山堂鎖碧愁。烹茶自汲水,何事不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