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舟中對月寄姜公
中宵天色凈,片月出滄洲。
皎潔臨孤島,嬋娟入亂流。
應同故園夜,獨起異鄉愁。
那得休蓬轉,從君上庾樓。
中宵天色凈,片月出滄洲。
皎潔臨孤島,嬋娟入亂流。
應同故園夜,獨起異鄉愁。
那得休蓬轉,從君上庾樓。
半夜時分天色澄澈,一片明月從水中洲島升起。它皎潔的光輝灑在孤島上,美好的月色融入湍急的水流。此時應和故鄉的夜晚相同,我獨自起身涌起別樣的鄉愁。怎樣才能停止如蓬草般漂泊,跟隨您登上庾樓呢。
中宵:半夜。
滄洲:水中的洲島。
嬋娟:形容月色美好。
蓬轉: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比喻漂泊不定。
庾樓:東晉庾亮為江州刺史時,曾登此樓賞月。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旅途舟中,看到月色,觸發了內心的思鄉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當時可能處于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渴望安定和與友人相聚。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漂泊中的鄉愁和對友人的期盼。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景中含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生動展現了羈旅之人的情感。
滿目江山憶舊游。
汀洲花草弄春柔。
長亭艤住木蘭舟。
好夢易隨流水去,
芳心空逐曉云愁。
行人莫上望京樓。
雁空浮碧,印曉月,露洗重陽天氣。望極樓外,淡煙半隔疏林,掩映斷橋流水。黃金籬畔白衣人,更誰會、淵明深意。晚風底。落日亂鴻,飛起無際。
情多對景凄涼,念舊賞,步屐登高迢遞。興滿東山,共攜素手持杯,勸泛玉漿云蕊。此時霜鬢欲歸心,謾老盡、悲秋情味。向醉里。免得又成憔悴。
好個神仙張志和。
平生只是一漁蓑。
和月醉,棹船歌。
樂在江湖可奈何。
催花一霎清明雨。留得東風且住。兩岸柳汀煙塢。未放行人去。
人如雙鵠云間舉。明夜扁舟何處。只向武陵南渡。便是長安路。
睡起啼鶯語。掩青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輕暑。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尚有乘鸞女。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浪黏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云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
芝房并蒂空稱瑞。幾曾見、香旎旎。也不論蘭休比蕙。王孫高韻,說得的當,不減唐諸李。
今朝影落瓊杯里。共才子佳人斗高致。莫道衰翁都無意。為他豐韻,為他情味,銷得真個醉。
溪上晴山簇翠螺。曉來霜葉醉,小池荷。
瑣窗秋意苦無多。簾繡卷,黃菊兩三窠。
小睡擁香羅。起來勻醉粉,玉垂梭。
只愁無奈夜長何。你去也,今夜早來么。
淺碧蘸鱗鱗。照眼全無一點塵。百草千花都過了,初新。翠竹高槐不占春。
歌嘯墮綸巾。午醉醒來尚欠伸。待得月明歸去也,青蘋。更有涼風解送人。
盡晴春自老,乍翠??、出清流。望杳杳飛旌,翩翩戍騎,初過邊頭。
幽花尚猗短岸,漸鳴禽、喚友繞行辀。端有雕戈錦領,竟馳騕裊驊騮。
凝眸。雁入長天,羌管罷、隴云愁。共解鞍臨水,雷驚電散,雪濺霜浮。
玉觴正風味好,對幽香、墮蕊且消憂。莫以綸巾羽扇,便忘綠浦滄洲。
玉臺掛秋月。鉛素淺,梅花傅香雪。冰姿潔。金蓮襯、小小凌波羅襪。雨初歇。樓外孤鴻聲漸遠,遠山外、行人音信絕。此恨對語猶難,那堪更寄書說。
教人紅銷翠減,覺衣寬金縷,都為輕別。太情切。消魂處、畫角黃昏時節。聲嗚咽。落盡庭花春去也,銀蟾迥、無情圓又缺。恨伊不似馀香,惹鴛鴦結。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阿誰昔仕吾邦。共推任筆,洪鼎力能扛。不為桃花祿米,讎書倦、一葦橫江。招尋處,徒行曳杖,曾不擁麾幢。
山川,真大好,魚磯無恙,密嶺難雙。聽訟訴多就,樵塢僧窗。歲月音容遠矣,風流在、遐想心降。云煙路,搜奇吊古,時為酹空缸。
楚山千疊浮空,楚云只在巫山往。鸞飛鳳舞,當時空記,夢中奇語。曉日瞳昽,夕陽零亂,裊紅縈素。問如今依舊,霏霏冉冉,知他為、誰朝暮。
玉佩煙鬟飛動,炯星眸、人間相遇。嫣然一笑,陽城下蔡,盡成驚顧。蕙帳春濃,蘭衾日暖,未成行雨。但丁寧莫似,陽臺夢斷,又隨風去。
紅塵紫陽春來早。晚市煙光好。
燈發萬枝蓮,華月光中,天凈開蓬島。
老人舊日曾年少。年少還須老。
今夕在天涯,燭影星橋,也似長安道。
住近沈香浦,門前蕙草春。鴛鴦飛下柘枝新。見弄青梅初著、翠羅裙。
怕喚拈歌扇,嫌催上舞茵。幾時微步不生塵。來作維摩方丈、散花人。
閑里工夫,無中妙用,切休擬議參詳。龍降虎伏,真土自中黃。行動起居寢食,隨緣度、莫動真陽。歸根處,神凝脈住,玉界發天光。
風高,鵬翼遠,水深舟運,物理昭彰。但明心是道,專役天罡。信口呼神招鬼,和旸谷、不是顛狂。
癡迷者,風霆在手,應用反乖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