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陳基載重陽日
文酒尋常不厭求,坐中須得賈長頭。
幸逢九日稱佳節,宜對三嵎賞素秋。
歲月但看隨葉落,利名當信與云浮。
憑君且學龍山飲,一醉能令萬事休。
文酒尋常不厭求,坐中須得賈長頭。
幸逢九日稱佳節,宜對三嵎賞素秋。
歲月但看隨葉落,利名當信與云浮。
憑君且學龍山飲,一醉能令萬事休。
日常里對詩文和美酒的追求從不厭煩,座席之中定要有像賈逵那樣的才學之士。有幸在重陽九日遇上這佳節,正適合對著三嵎山欣賞這清秋景色。歲月就像樹葉一樣悄然飄落,名利也如同浮云一般虛幻。請你暫且學學龍山宴飲的曠達,一醉就能讓萬事都拋諸腦后。
文酒:詩文與美酒。
賈長頭:指東漢經學家賈逵,他博學多識,時人稱之為“賈長頭”,這里借指才學之士。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三嵎:可能是當地的一座山名。
素秋:秋季,古代五行說以秋屬金,其色白,故稱素秋。
龍山飲:東晉桓溫于重陽節在龍山宴飲,眾人皆醉,是曠達之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重陽佳節,詩人與友人相聚飲酒賦詩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看淡名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看淡名利、珍惜時光,追求曠達生活。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一種思想傾向和生活態度。
掃榻臥終日,香銷百念除。
不愁渾厭酒,無事剩鈔書。
粉淺庭前筍,青齊雨后蔬。
自嫌猶有累,添水種金魚。
坐久如忘世,松窗日未斜。
營巢鴉噪樹,作夢蝶眠花。
易課推三畫,醫方錄數家。
瓶笙聲未絕,更點土山茶。
風神林下秀,寵數夢中新。
假使不如肉,爭知見似人。
茗奴甘謝事,黃你喜論親。
凜凜百年操,從教進退頻。
到來非俗境,一片隠心生。
曉霧沈山色,春禽和水聲。
逢人多古貌,對語率真情。
同在無懷世,爐熏答圣明。
午夢驚回筍簟涼,坦夷襟度即瀟湘。
詩高自與梅花好,食淡方知菜味長。
事說萬端多畫虎,人無一念不亡羊。
滿頭飛絮春零亂,莫笑狂夫老更狂。
到晚歸不去,因而此宿休。
云深千古寺,月冷一天秋。
崖裂池如束,天虛塔欲浮。
最宜初日上,高處看煙收。
湖濱江滸疎疎村,村村漁家人子孫。
為魚不管波浪惡,出未天明歸黃昏。
得來魚可數,妻兒相對語。
甕頭有齏熟,鍋中無米煮。
昔日魚多江湖寬,今日江湖半屬官。
釣筒釣車謾百尺,團罟帆罟空多般。
蓋蓑臘雪楊柳岸,籠手西風蘆荻灘。
差差舴艋千百只,盡向其中仰衣食。
幾謀脫離江湖歸犂鉏,似聞歲惡農家尤費力。
重簷敞處受槐薰,掃盡江村雨后云。
佛法本無南北異,世情強有晦明分。
個中茍住元無住,此外無聞卻是聞。
誰道結樓入已去,床頭詩版幾朝曛。
正傳國子先生印,遠訪松陵隠士廬。
二十四篇風月句,幾千萬卷圣賢書。
地偏自覺因人重,日涉從教與世疎。
已戒園丁多種菊,重來對菊膾鱸魚。
梨山之陽兮有廟煌煌,州人祭享兮釃酒椎羊。
王之未死兮守土此方,王之既死兮州人不忘。
建山之峭兮建水之長,建秔之粲兮建茗之香。
州人禱福兮王錫吉祥,魂之來歆兮靈旗央央。
蛇虎遁伏兮松桂芬芳,梨花燁燁兮王之甘棠。
自古詩人兮憔悴異常,王之爵位兮何嗇于唐。
昔駕五馬兮今衣袞裳,詩人之窮兮詩人之昌。
秋院穉涼生,看書睡未能。
扇閑螢撲袂,窗破鼠窺燈。
晚境物華異,清宵道氣增。
鄰家猶不寐,席地話豐登。
疎影幾黃昏,明明野水濱。
未風先信息,無雪更精神。
一白見真色,萬紅隨后塵。
自來花下飲,肺腑盡生春。
吾拜三高堂,三高在何許。
香爐上蒼苔,破屋落大雨。
石泐水彈痕,地洞龍潛處。
清魂汗漫游,芳名垂萬古。
春意滿庭除,紅塵半點無。
山川同變化,天地一模糊。
石友聳冰骨,松公掀壽須。
相望王子宅,不見夜篷孤。
居家巧作浮家樣,此即人生不系舟。
政恐風波起平地,直教砥柱屹中流。
浪花影動重簾月,潮汛聲喧萬葉秋。
夢里不知容膝計,翻身栩栩逐輕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