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竹亭
蓬萊楚山底,傍舍竹四圍。狂鞭入門戶,亂筍爭墻籬。
與竹事還往,相對一束書。壯長走世路,駑駘強鞭笞。
塵埃客灞浐,遠夢夜夜歸。小亭久不理,漏棟生白芝。
偶放簿書筆,杖屨改舊詩。呼童誅蒿萊,掃灑莓苔基。
誰庭無花卉,憎有兒女姿。獨移蒼煙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園有光輝。免使清風來,留在桃李枝。
月明遶竹步,撚挽頤頷髭。相向若知己,動搖影參差。
人間欠藥石,稚乳驕羌夷。青杉污污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倉廩盜,寧老詩書饑。養筍為釣竿,早晚耕蒿藜。
蓬萊楚山底,傍舍竹四圍。狂鞭入門戶,亂筍爭墻籬。
與竹事還往,相對一束書。壯長走世路,駑駘強鞭笞。
塵埃客灞浐,遠夢夜夜歸。小亭久不理,漏棟生白芝。
偶放簿書筆,杖屨改舊詩。呼童誅蒿萊,掃灑莓苔基。
誰庭無花卉,憎有兒女姿。獨移蒼煙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園有光輝。免使清風來,留在桃李枝。
月明遶竹步,撚挽頤頷髭。相向若知己,動搖影參差。
人間欠藥石,稚乳驕羌夷。青杉污污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倉廩盜,寧老詩書饑。養筍為釣竿,早晚耕蒿藜。
在蓬萊般的楚山腳下,房屋旁四周種滿了竹子。狂長的竹鞭伸進門戶,雜亂的竹筍爭搶著鉆出墻籬。我與竹子常打交道,相對而坐只有一卷書相伴。長大后奔走于世間,如劣馬被強行鞭策。在灞浐之地沾染塵埃,夜夜在夢中回到故鄉。小亭許久未打理,破敗的屋梁上長出了白芝。偶然放下處理公文的筆,拄著拐杖修改舊詩。喚來童子鏟除雜草,清掃長滿莓苔的地基。誰家院子沒有花卉,可我討厭它們那嬌弱的姿態。唯獨移栽來蒼翠的竹子,慰藉我千里之外的思鄉之情。坐在亭中生出山林的意趣,亭園也增添了光輝。免得清風只留在桃李枝上。月明之夜繞著竹子漫步,手捻著下巴的胡須。竹子和我就像知己,搖曳的影子參差不齊。人間缺少良藥,年幼的孩童驕縱,羌夷侵擾。青杉被污垢玷污,尺寸都難以發揮作用。我寧愿忍受饑餓做詩書的老者,也不忍做糧倉的盜賊。養著竹筍將來做成釣竿,早晚去耕種荒田。
蓬萊:神話中海上仙山,這里形容楚山的美好。
狂鞭:指生長迅猛的竹鞭。
駑駘:劣馬,比喻才能低下。
灞浐:灞水和浐水,在今陜西西安附近。
白芝:一種菌類。
簿書筆:處理公文的筆。
杖屨:拄著拐杖。
蒿萊:雜草。
莓苔基:長滿莓苔的地基。
蒼煙本:指竹子。
撚挽:手捻。
頤頷髭:下巴的胡須。
藥石:治病的藥物和砭石,比喻救世的方法。
稚乳:年幼的孩童。
羌夷: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稱呼。
青杉:這里可能象征正直的人。
倉廩盜:指貪污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官場或世間奔走,經歷了一些不如意,看到社會的亂象,于是借對竹亭和竹子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的高潔品格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其突出特點是借竹抒情言志,以竹子的形象來展現自己的追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文學表達。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一片昆明石,千秋織女名。見人虛脈脈,臨水更盈盈。 苔作輕衣色,波為促杼聲。岸云連鬢濕,沙月對眉生。 有臉蓮同笑,無心鳥不驚。還如朝鏡里,形影兩分明。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古路無人獨還。
紅藥深嚴肅廣筵,嘉招仍許廁群仙。 忽窺宸翰云龍動,乍揭天辭日月懸。 散作楷模爭寶惜,永刊金石共流傳。 況當枚馬從容地,仍集班揚侍從賢。 敢竊休明為盛觀,愿陳風詠播熏弦。 不辭勝引承歡醉,長洽升平億萬年。
懸崖怪石水潺潺,宜有神龍隱此間。 窮勝不妨穿險洞,尋春那止看群山。 攀龍行即天邊去,躍馬聊同野外還。 好景良辰適相會,一尊且共水云閑。
一天風月近中秋,凝望家山不阻修。 漫浪疏林人已倦,心期猶與素光謀。
羈旅閱世紛,坐念百憂集。 共子時劇談,滿懷冰雪潔。 儀型誰有常,梅花靜玉立。 何用對忘憂,歲寒端有益。
深林擁蒼翠,絕巘頃陂陀。 便欲褰裳去,乘風逸興多。
山中之樂屬高人,風月無邊取次吟。 但使胸中飽丘壑,莫將片點著埃塵。
危陟山椒下碧灣,籃輿竟日劇千盤。 傷心四起經行舊,那復當年彩袖班。
金仙曾此棲,必有奇勝處。 我初入山口,意向三峰注。 還時氣蕭颯,只可亭中住。 神凝目力聚,并上峰頭去。 流云忽相知,油然滿峰樹。
百丈崖懸立,一泓流綠漪。 品題無好語,摹寫冷泉詩。
鼻祖舊游地,留得老桂香。 有能培植之,此香傳諸郎。
長波淼淼七百里,蒹葭颯颯西風起。 玉輪輾出琉璃宮,碧落空明無表裹。 幾峰森列青崔嵬,不知人世皆塵埃。 夜深絲筆遞清響,疑是楚王曾歸來。
結社當年號白蓮,師心應欲繼前賢。 有時中夜初回定,清磬一聲秋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