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二十二首 其一一
古風不可復,習俗已久敝。
咄嗟忠與信,流蕩為詐術。
詐忠惑其君,詐愚安其身。
色厲內以荏,行違貎取仁。
三年始橫流,后來更日新。
至公棄涂炭,正道敗荊榛。
已矣千載后,誰能反其身。
古風不可復,習俗已久敝。
咄嗟忠與信,流蕩為詐術。
詐忠惑其君,詐愚安其身。
色厲內以荏,行違貎取仁。
三年始橫流,后來更日新。
至公棄涂炭,正道敗荊榛。
已矣千載后,誰能反其身。
古代的良好風氣無法恢復,社會習俗長久以來已經衰敗。可嘆忠誠與信義,都已流變為欺詐之術。假裝忠誠迷惑君主,裝作愚笨保全自身。外表嚴厲內心怯懦,行為違背卻貌似仁義。三年間不良風氣開始泛濫,后來更是日益變本加厲。公正被棄于困苦境地,正道被荊棘所敗。算了吧,千年之后,誰能讓風氣回歸正道呢。
古風:古代的良好風尚。
咄嗟:可嘆。
色厲內荏:外表強硬,內心虛弱。
橫流:比喻邪道盛行。
涂炭:比喻困苦的境地。
荊榛:荊棘,比喻障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看出當時社會風氣不佳,誠信缺失,欺詐盛行,詩人對這種現象深感憂慮,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內心的不滿和對美好風氣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風氣的敗壞,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強烈。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去年雁南飛,別君溉水畔。今年叢菊黃,逢君璧河岸。一年匆匆過,無端生感嘆。嗟余霜鬢新,羨君仍矯健。觀景臨軒窗,談詩入客館。夜來燈火紅,添酒重開宴。因話古瀘陽,由來富詞翰。煌煌蔚人文,流韻悠且遠。就中有胡公,辭彩珠玉燦。可惜煉獄中,再再罹憂患。一生抑悲辛,言之淚欲泫。遺篇委塵沙,久之恐不顯。賢哉我楊君,灼灼具只眼。有心敬前修,欲續廣陵散。我感楊君義,如沐春陽暖。馮唐猶未老,廉頗尚能飯。倘有效力時,理合聽召喚。酒酣興轉濃,不覺夜已半。秋風掠窗過,落葉紛且亂。
入門攜酒鐺,慰余羈旅情。舊事殷勤說,新詩刻苦成。雨馀秋轉麗,霜后水初清。盡日饒佳趣,休辭醉月明。
零落宮墻官樹秋,行人東去路悠悠。祇應樓下邯鄲路,亦有離人對此愁。
略略春晴天亦慳,雷驚雨作轉頭間。浮云又逐東風起,不見前山出髻鬟。觸石泉聲高下聞,曾將兩耳洗埃塵。相逢尊酒今誰侶,細草青花是故人。
六一風流殊未遠,一門雙璧價能齊。超升同日司文柄,洗濯多年出字溪。鳳沼揮毫奎宿逼,羊城按節瘴云低。朔南此去應漸被,聲教行看到四黎。
最愛融春曉,飛花月滿臺。冰漿傳賜好,何似小園栽。
狂士自有真,士亦未易狂。高會亦有需,為樂未易量。美酒買十斛,玉笙置兩傍。絲竹鮮自然,清沁發宮商。一唱再三嘆,馀音悉繞梁。
處處春光嘆寂寥,無情空自長寒潮。負鋤瓜下栽姜種,拾栗鐺中煮芋苗。夢似江淹原有筆,詞如揚子不須嘲。獨慚未赴登臨約,閒殺花田小石橋。
錦城東。錦江東。華屋綺窗簾幕紅。小橋夕照明。恨匆匆。惜匆匆。一別家山類轉蓬。關河離亂中。
瑟瑟秋濤谷底鳴,扶搖風里一毛輕。半生始得驚人事,撒手蒼龍嶺上行。
攀折河邊柳,還渡柳邊橋。短發不堪把,月明影瀟瀟。窮居遠城市,殘生付漁樵。翹首望八荒,天宇高寥寥。狂歌自成章,聊以娛今宵。
丘中堪坐且徘徊,芳歲如花正艷開。師事赤松他日事,一編知自圯橋來。
車行古城下,綿綿道何遠。妾心如車輪,一日千萬轉。金剪不裁綺,銀針不施線。云山何悠悠,日夕隔郎面。鳳在昆崙丘,凰在扶桑國。歌舞安能偕,三年不成匹。南山雀飛飛,飛飛復息息。有羅不可張,悵望愁何極。灼灼桃李花,狂飆吹落之。花落有重芳,顏去無回時。高山有時頹,滄海有時淺。安得方寸心,恒久而不變。香草可為蘭,佳橘可為枳。妾心矢無他,思思念君子。
灑濯觀天下,予心倍憬然。弇茲一室內,踔厲九丘前。祭草從今日,納肝憶往年。萇弘雖已矣,碧血彌芳鮮。
處處風波逐枕衾,相看今又到秋深。千闌百就多辛苦,只愿君心似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