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常少留別業寄詩索酒因以奉報
未擁雙騶謁漢庭,暫留車馬憩林坰。
多情置驛邀佳客,好事磨鉛勘舊經。
芳草連門三徑遠,朝云臨幌數峰青。
春醪有禁無繇寄,誰為江潭訪獨醒。
未擁雙騶謁漢庭,暫留車馬憩林坰。
多情置驛邀佳客,好事磨鉛勘舊經。
芳草連門三徑遠,朝云臨幌數峰青。
春醪有禁無繇寄,誰為江潭訪獨醒。
你還沒帶著侍從去朝廷謁見,暫時停下車馬在山林曠野休息。你重情好客設置驛站邀請佳客,喜愛學問研磨鉛粉校勘舊經。門前芳草萋萋,通向隱居之地的小路顯得深遠;早晨的云霧籠罩著帷幔,數座山峰一片青蔥。春季釀酒有禁令無法寄給你,誰能到江邊去探訪那孤獨清醒的人呢。
雙騶:達官貴人出行時的前導侍從。漢庭:借指朝廷。
林坰:山林原野。
置驛:設置驛站招待賓客。
磨鉛:研磨鉛粉,古代用于校勘書籍。
三徑:指歸隱者的住處。
朝云:早晨的云霧。幌:帷幔。
春醪:春酒。無繇:同“無由”,沒有辦法。
獨醒:比喻不同流合污,語出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友人暫留別業,寄詩索酒,詩人因此寫詩奉報。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人們有一定的閑情雅致進行文學交流和社交活動。詩人可能處于一種較為閑適的生活狀態,與友人有密切的往來。
這首詩主旨是回應友人索酒之請,描繪了友人暫留別業的生活。其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典雅,通過對友人行為和環境的描寫,展現出友人的高雅情趣。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日常交流和文學創作風貌。
昔夢趨旃廈,巍冠預講論。
孤忠鄙張禹,薄命類虞翻。
稍覺芻言戇,徐瞻玉色溫。
放臣絕朝謁,無路可酬恩。
曾忝開元供奉班,君恩全護放還山。
諸公縱欲俎豆汝,老子安能筆硯間。
試拂毛錐嗟已禿,便扶靈壽亦何顏。
回頭猿鶴休相笑,猶勝周颙去不還。
免騎朝馬趁南衙,五見空村換歲華。
旋遣廚人挑薺菜,虛勞座客頌椒花。
不施鬰壘鈞編戶,雖飲屠蘇殿一家。
二十宦游今七十,于身何損復何加。
進由孤士列華簪,曾對薰風和舜琴。
資善禮行貂豎肅,議郎疏出馬群瘖。
畿民猶說張京兆,宮媛皆知李翰林。
麾去招來關氣數,浩穹于此本無心。
平進差賢似躁求,乃翁豈不為兒謀。
今寒畯士難京秩,古子男邦亦小侯。
翹館詎宜頻造請,孤山雖好勿淹留。
誰言此老心如鐵,臨別無端作許愁。
翠華未可議時巡,自古安危系重臣。
聞說紫巖親督戰,孰云赤壁后無人。
諸公盡作鉆天令,老子重為擊壤民。
萬里陰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回春。
狗監知才子,雌堂惜上賓。
歸船載畫重,清俸買書貧。
已作扶犁叟,難留拄笏人。
洛英如見問,為說臥漳濱。
四山寂寞南塘死,此事今誰得緒余。
耳冷不聞前輩論,眼明猶讀后生書。
我如蒲柳驚秋早,君似芙蕖出水初。
此別未知重面日,可堪回首送軒車。
溪上人來暮叩關,殷勤一紙報平安。
甘泉宿老求閑局,苦縣仙人有廢壇。
拜敕定披新紫氅,榜齋應許舊黃冠。
冰銜怪得緘題異,自起呼童剪燭看。
東皇太乙漫行春,無頼封姨未霽嗔。
薄酒不紅皺靴面,濕薪難直曲鉤身。
埋腰健羨單傳者,墮指深慙遠戍人。
莫笑布衾如鐵冷,也勝去傍相君茵。
父隠于漁者,憐渠后騎追。得船從此逝,贈劍漠然辭。
一葉吾貧甚,千金子寶之。僅存釣竿在,焉用太阿為。
齊客彈何鄙,徐君掛尚疑。不如葦間叟,千古勵清規。
堂閉廚荒蘚壁頹,重尋陳跡故堪哀。
殘僧遠避游山屐,饑雀空窺施食臺。
鬢換絕無黑絲出,樽空不見白衣來。
千林搖落秋容老,未有黃花一朵開。
過去生平一念差,偶因薄技忝清華。
寧吟韓子將歸操,不草韋郎起復麻。
綺語預愁無間獄,綸言見笑當行家。
而今老矣全瘖了,匹似枯株不著花。
俱侍清光邇,相看素發稠。
已拚老聃去,尚意孔戣留。
雌甲何其厄,同庚只么休。
龍鐘不出戶,持此誄新丘。
道山昔謬領群仙,同舍推公最妙年。
方立班心九霄上,忽騎箕尾列星邊。
奏篇誰肯收遺藁,主祭妻為選象賢。
百嶂千峰環縣郭,未知何處是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