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授張法曹以曾論薦特示長箋
綠發朱顏兩少年,出倫清譽每相先。
壁中字為時人考,圯上書從老父傳。
泮水笑談邀法飲,高齋閑燕屬佳篇。
衰翁厚幸懷雙璧,更起狂心慕薦賢。
綠發朱顏兩少年,出倫清譽每相先。
壁中字為時人考,圯上書從老父傳。
泮水笑談邀法飲,高齋閑燕屬佳篇。
衰翁厚幸懷雙璧,更起狂心慕薦賢。
兩位綠發朱顏的少年,出眾的清譽常常領先眾人。像從壁中發現古文經一樣的學識為時人考證,又似從圯上老人處得到兵書般有獨特傳承。在泮水邊談笑間邀人依法飲酒,在高齋中悠閑時創作佳篇。我這衰翁十分幸運心懷兩位賢才,更興起狂心仰慕那些舉薦賢才之人。
綠發朱顏:形容年輕有朝氣。
出倫:出眾,超出一般。
壁中字:指漢代從孔子住宅墻壁中發現的古文經籍,這里表示學識淵博。
圯上書:指張良在圯上得黃石公授予的《太公兵法》,代指有獨特的學問傳承。
泮水:學宮前的水池,代指學宮。
法飲:按照禮儀規定飲酒。
高齋:高雅的書齋。
閑燕:悠閑安樂。
雙璧:比喻兩位賢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結識了孔教授和張法曹兩位年輕才俊,他們因曾舉薦過詩人,詩人為表感激與贊賞而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重視人才的培養和舉薦,詩人身處這樣的環境,對賢才十分敬重。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孔教授和張法曹兩位少年才俊的才華與清譽,表達自己的幸運和對舉薦賢才的推崇。其特點是用典自然,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人才的態度。
詩人六十合恩袍,平日周庠重譽髦。舊學堪重漢儒席,新文欲仆楚人騷。等觀得喪心無累,飽閱豪英眼更高。聞道青箱富嘉頌,詔音早晚召王褒。白首詩書未亢宗,還紆墨綬揖王公。玉堂金馬拌身外,法護僧彌且眼中。自詭噓枯酬雅志,肯從束濕就奇功。垂虹高士知心客,定信襟期出處同。
十里官衢五畫亭,東郊踏遍草盤青。牙前隊隊呈新戲,先把花名進樂伶。
丈室呻吟擁被眠,藥爐相伴日如年。不知門外瀟瀟雨,一夜溪聲到枕邊。小溪漲綠雨新晴,茂樹連陰伯趙鳴。屈指分龍時節近,南風一路打禾聲。
空谷沙涼,平原草短,此間駿逸相偶。臥比潛龍,閑如野鶴,未試健兒身手。風影蕭蕭,伴傲骨、吹殘秋柳。萬里橫行,千金待聘,于吾何有。曹霸相傳魏武后,想汝或、中山遺冑。執銳披堅,超慵絕塹,向畫中回首。笑駑駘、甘伏櫪,老驥子、壯心衰否。且伴知章,醉垂鞭、郎當舞袖。
拂拂霜風掠面寒,清愁猶倚玉欄干。月中香韻渾無賴,雪后晴花最好看。
水冷錢難大,田田未直荷。須知花太少,總為葉偏多。筍嫩魚休食,莖疏鷺好過。池吹香氣滿,奈爾惠風何。出水同菱葉,參差點鏡心。魚穿無大小,鷺立有浮沉。雨過珠難駐,風來香易侵。頻令溪女愛,色比翠裙深。似欲隨波去,風吹漸滿塘。下穿蘆筍小,上拂柳絲長。舒卷多乘夜,芬馨為向陽。持來供枕簟,一夏足清涼。
賊勢延三縣,臣心盡一錐。皇天竟大醉,此地復何之。速死祈宗祝,長饑學伯夷。撫躬今不愧,一見幸無虧。
昔我先君子,期公泰茹連。索文姑作贄,拂袖遽言旋。偉節人難學,高風史逸傳。邕碑誰秉筆,愿采入新篇。
人過舒城感立秋,金風四起大江流。廿年東海持孤釣,一旦南都賦遠游。漸覺薄寒生客袂,直憑清酤解離憂。衰遲跋涉那能惜,汪濊君恩特此酬。
穹碑大如隼,字畫示古?。炳朗金薤垂,鉤聯鐵紐系。橫披若伏波,堅豎如執彗。古人書法精,點綴分巨細。圣經旨義明,謨訓督奮勵。赫赫李唐朝,玄宗亦英帝。渙詞出宸思,揭書題圣制。執筆表前代,勒石詔后世。惜哉西南行,不作苞桑計。
年來衰懶,漸無心賞遍,目前佳趣。寂寂墻陰春薺老,不到先生鼎俎。詩卷尋醫,禪林結局,酒入昏田務。山頭云氣,為誰來往朝暮。猶有筇杖多情,捫蘿踏石,墮半巖花雨。更向葭叢搖短艇,驚起飛鴻煙渚。橫玉凄清,焦桐古淡,一笑忘千慮。更闌人靜,此聲今在何處。
一豫凝皇覽,千英薦瑞葩。壓枝高下錦,斜蕊淺深霞。疊采晞陽媚,鮮苞照露斜。九莖休衒葉,五出浪言花。郁郁云柯覆,蔥蔥氣瓣嘉。群心識天意,成數佐皇家。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芒。
收身岐黃鄉,陽羨山中去。因君問里人,歸來拜周處。
不為盆盎淺,直欲挽狂瀾。下士謙何假,崇師歉未安。只今那復有,從昔信為難。見說清閑甚,無錢可蓋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