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探菊
行遶墻邊菊,躊躕賞物心。
秋風應有意,明日是知音。
酒惜浮花醉,詩留把葉吟。
兒童欣佳節,撚蕊試黃金。
行遶墻邊菊,躊躕賞物心。
秋風應有意,明日是知音。
酒惜浮花醉,詩留把葉吟。
兒童欣佳節,撚蕊試黃金。
我繞著墻邊的菊花漫步,心中躊躇著欣賞這眼前的景物。秋風似乎也有它的心意,明天它會成為我的知音。我惋惜美酒只能在花瓣的漂浮中讓人沉醉,吟詩時還留著手中的菊葉。兒童們也為這佳節感到欣喜,捻著菊花花蕊,好似在試探那金黃的顏色。
遶:同“繞”,環繞。
躊躕:猶豫,徘徊。
浮花:指漂浮在酒中的花瓣。
撚:同“捻”,用手指搓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佳節”可推測是在傳統節日,可能是重陽節前后。此時菊花盛開,人們有賞菊的習俗。詩人在漫步賞菊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心境閑適愉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佳節賞菊的情景,突出了詩人對菊花的喜愛和節日的歡快氛圍。語言質樸,生活氣息濃厚,展現了詩人在平凡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在同類賞菊詩中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別具一格。
古道如君何處尋,斷猿哀壑一山深。
為貪嘉樹來茲宅,不使浮名役此心。
丁令未歸遼海鶴,鐘期已失廣陵琴。
送秋薦菊虛佳作,應向孤墳聽夜吟。
日月推遷事轉新,百年同盡草棲塵。紛紛遮莫相欺得,一首閒詩且送春。
青山好處杜鵑知,芳草離離正綠滋。我已顛狂無藉在,又隨名勝學題詩。
南池風物盡可玩,常記春時踏雨行。一自花飛柳葉暗,不知貼貼蓮荷生。
摧邪顯正,一印印定。
盡大地人,諦聽諦聽。
一點幽懷難寫。深夜。窗燭背人紅。三更殘夢雁聲中。相見總朦朧。
冷月黃花籬落。蕭索。一別兩重陽。故園對酒也凄涼。何況是他鄉。
湖天清曠萬緣虛,
暫借僧房作宰予。
夢覺風涼歸去晚,
滿空飛翠撲籃輿。
蔽日拿云,君不見、中華飛將。冒九死、一身當敵,扶搖直上。俯視山河皆我有,萬年堅壁旌旗壯。是自家、臥榻那容人,眠酣暢。
閻典史,留榜樣。閻烈士,真好漢。看兩閻忠勇,后先相望。報國志酬身可死,健兒豈飲仇讎彈。寫千秋、炯炯寸心丹,高聲唱。
筇竹由來本性輕,耐寒耐暑始堪成。得君今日為同伴,特地扶吾暫獨行。
直干元來不尚文,平生羞與鬼薪群。諫官得爾成相輔,踏破恒山萬里云。
晚向窮岡訪竹亭,
竹間忽有打禾聲。
兇年獨使詩人飽,
可見天公非世情。
徐卿慷慨最憐才,
為汝椷書五色裁。
歸去甬東抱明月,
莫誇淮海夜光來。
山勢錯隆隆,斜疇苦稼同。
看人登迅坂,叱馬作聾蟲。
廢驛崩橋石,閑花遠塢風。
私營與公事,了不到心中。
十度麥城道,三分漢壽侯。
蠻鄉耘土瘦,鬼俗見鴉愁。
烈跡窮諸夏,青山讓北丘。
毗尼稱弟子,葷血可能休。
翠蘿紅蓼點秋光,小隊肩輿曉俶裝。
村落蕭條傷歉歲,簡書敦迫負重陽。
沾衣雨濕添綿重,吹帽風來透鬢涼。
輸與淵明歸去好,東籬飽領菊花香。
三年天下共,
胡爾獨終身。
無處著深痛,
何心求過人。
書空咄咄,向吟窗譜就,霓裳新闋。一點雄心消不盡,化作彩云千疊。
滴粉搓酥,描香繪影,長吉心頭血。步虛聲里,泠泠似有仙骨。
應是秋穎花生,墨池香潤,照徹瑤臺雪。放眼乾坤供一醉,醉把唾壺敲缺。
鬼也揶揄,天乎懵懂,此意憑誰說。倚歌而和,欲將長笛吹裂。
舊隱橫山下,林塘數畝寬。
地卑車馬寂,江近水云寒。
勛業羞銅鏡,心期拂釣竿。
欲歸歸未得,歌罷不成歡。
亭亭吐艷作年芳,
不畏青霜裛裛香。
陸凱不來誰贈遠?
義山空自斷離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