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
盡道君家教育深,義方高作靄儒林。
彩衣已是真郎貴,紫詔方旌昔日心。
鯉每趨庭惟獨立,鶴常和子自鳴陰。
此之能事人方信,勝積籝中十萬金。
盡道君家教育深,義方高作靄儒林。
彩衣已是真郎貴,紫詔方旌昔日心。
鯉每趨庭惟獨立,鶴常和子自鳴陰。
此之能事人方信,勝積籝中十萬金。
都說您家教育深厚,良好的家教美名在儒林閃耀。您身著彩衣的兒子已然尊貴,紫色詔書正表彰您昔日的用心。兒子常如孔鯉趨庭般獨自奮進,仙鶴常與您的兒子在樹陰和鳴。您能做到這些才讓人信服,這勝過積累滿箱的十萬黃金。
義方:指行事應該遵守的規范和道理,這里指良好的家教。
靄:云氣,引申為籠罩、彌漫,這里形容美名傳播。
彩衣:指兒子,用老萊子彩衣娛親典故,代指有賢德的兒子。
紫詔:帝王的詔書,因用紫泥封口,故稱。
鯉趨庭:出自《論語·季氏》,孔子之子孔鯉快步走過庭院,孔子教誨他學詩學禮,后以“鯉趨庭”指接受父訓。
籝:竹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周表權因教育兒子有方獲得朝廷表彰,作者為表達對其教育理念和成果的贊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重視儒家教育,良好的家教能為家族帶來聲譽和榮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周表權重視教育、家教良好。其特點是用典貼切,語言典雅。在文學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教育和家風的重視。
百葉盆榴照眼明,
桐陰初密暑猶清。
深深重幕度香縷,
寂寂高堂聞燕聲。
回首金門倚碧穹,
幾番去住笑匆匆。
酸咸世味親嘗后,
蠶蟻功名感慨中。
捧檄稍舒慈母望,
鳴弦竊慕古賢風。
隆隆虛譽何時雪,
攬轡蒼茫默撫躬。
二月三朝春未中,
文昌生日汝相同。
年今二九非初學,
及早成章慰乃翁。
易外家風未兆時
三更黑馬上烏雞
而今撥轉機輪也
剎剎塵塵更是誰
何處難忘酒,春宵正月華。
抉云書柿葉,和露寫梅花。
夢去常如醉,詩清不為茶。
相挨經百日,庭院長蝦蟆。
好懷對客醉佳辰,
頻教家兒數酒巡。
欲去且看花上月,
秋光深處易留人。
百尺高竿摧折。
水底燃燈燈滅。
愁眼驚春,荒驛倦程,去國心情偏注。花怨騎塵,路入寒沙,顏色解迎村女。事逐歸鴻,斷魂里清明微雨。思苦。看塞谷迢遙,野煙催暮。
宮樹凝望云棲,憶紅絢,晴霞上林人語。泥朵溷英,趁馬蹄,輕拋舊時游處。轉軸回腸,臨睡也悄魂歸去。難據。殘夢醒征鞍續做。
草香煙碧路高低
偶興尋君水竹西
情洽不知延坐久
半林風雨午鳩啼
飛鳥冥冥故不喧
江濤呼泡歘飛翻
浮云北去萬馬急
落日西沉千樹昏
風捲虹光穿亂石
山圍雨氣羃荒村
野人欲睡還驚起
收拾殘書自掩門
器局事宏大,
心期勿卑污。
俗士不必效,
汝為君子儒。
河流今與大江通,
一水輕帆快北風。
梁苑卜期應夏早,
匡山看月定秋中。
江聲呼浩三吳險,
樹影參差六代宮。
回首不堪重感慨,
酒歌愁對夕陽紅。
安晚堂前,梅開盡、都無留萼。依舊是、鐵心老子,故情堪托。長恐壽陽脂粉污,肯教摩詰丹青摸。縱沈香、為榭彩為園,難安著。
高節聳,清名邈。繁李俗,粗桃惡。但山礬行輩,可來參錯。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豈愿當頭角。盡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樂。
臣力難圖報稱,
臣心仰答九重。
三次守城盡節,
庶幾全始全終。
頗覺參禪近有功,因空成色色成空。色空靜處如何說,且坐清涼境界中。
去年冠蓋長安道,客里因循過了梅。今歲花開轉多事,簿書叢里兩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