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樂
吏散收簿書,公館如山居。歸來換野服,攜策將焉如。
園亭極瀟灑,陰森修竹下。拂石坐終日,徙倚不知夜。
山月照我明,林風吹我清??谡b太古文,往來池上行。
露下覺微凜,南窗歸就枕。心閑神自安,達旦得酣寢。
亂曰:懶守爾何為,日日常若斯。為言我自爾,此樂非汝知。
吏散收簿書,公館如山居。歸來換野服,攜策將焉如。
園亭極瀟灑,陰森修竹下。拂石坐終日,徙倚不知夜。
山月照我明,林風吹我清??谡b太古文,往來池上行。
露下覺微凜,南窗歸就枕。心閑神自安,達旦得酣寢。
亂曰:懶守爾何為,日日常若斯。為言我自爾,此樂非汝知。
官吏散去收起簿書,公館就像山居一樣寧靜。歸來換上山野服裝,手持竹杖要去哪里。園亭十分瀟灑,在修長的竹子的陰森濃蔭下。拂去石上灰塵整日而坐,徘徊流連不知夜晚已至。山間明月照著我,林間清風吹拂我??谥姓b讀太古文章,在池塘邊來回踱步。露水降下感覺有些微寒,回到南窗下就寢。內心閑適精神自然安寧,直到天亮都能酣睡。結尾說:懶惰的太守你在做什么,天天都如此。我要說我就是這樣,這樂趣不是你能懂的。
簿書:官府的文書、簿冊。
野服:平民服裝。
策:竹杖。
焉如:到哪里去。
徙倚:徘徊、流連。
太古文:指古代的文章。
凜:寒冷。
亂:辭賦篇末總括全篇要旨的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身為官吏,在處理完公務后,能享受寧靜閑適的生活,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政務不繁重的時期,詩人內心平和,樂于這種遠離紛擾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閑適的生活樂趣和內心的寧靜。其特點是語言質樸,以日常場景入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感悟。
段侯湖海士,囊處脫錐穎。感君惠然來,所期惟酩酊。壇坫尸氣馀,此子殆天挺。奇文三萬篇,摘句見深警。君詩尤絕足,歷塊恣一騁。橫行斫陣回,權奇氣精猛。四顧北群空,馀子力難并。我詩愧守弱,希古探修綆。君或有不甘,巨刃辟新境。同為證三車,殊涂此分嶺。君負垂天翼,志節在滄溟。群兒自嘵嘵,涸井坐蛙黽。傳杯不之顧,月向天心冷。
海陬巖邑嘆疲癃,萬里天門隱未通。枉沐朱幡來上佐,高懸華燭照青穹。陳蕃慰滿題輿望,余靖終膺御筆崇。杯酒印岡延別處,桃花夾岸映溪紅。
天道亦何言,寒暑自推移。福善與禍淫,斯理恒昭而。嗟嗟誇毗子,矜智竟奚為。雖云適時好,還為君子嗤。居易以俟命,圣人豈吾欺。
未分中厚長夜曼,果聞胡虜膽先寒。乾坤正賴英豪整,肯賦詩人行路難。
陸翁少年頗讀書,赤手那敢攀公車。曾婦炊梨不解熟,陶兒覓栗安其愚。自謂東吳一男子,長貧不合為徂使。酒腸欲斗灌將軍,心計寧論桑御史。偶然策棰游燕京,詞組懸河坐上驚。后閣初開王處仲,青娥解贈韓君平。此娥不獨稱國色,又是西來馬肝石。一拂能令顏渥丹,再拂能令鬢絲黑。小槽壓得真珠紅,金絲玉鲙玳瑁雄。誰能放箸無言好,若個行杯肯放空。以茲陸翁殊意氣,箕踞掀髯少流輩。談鋒讓我禿麈毛,眼色從它落牛背。有時高誦人相經,指點顧盻紛縱橫。但令一事作唐舉,何妨百客皆剛成。陸翁陸翁今七十,犢力駒心才十七。從今爛醉一萬場,捫虱桑榆看斜日。
瓊臺彩楹。桂寢雕甍。金閨流耀。玉牖含英。香芬幽藹。珠彩珍榮。文羅秋翠。紈綺春輕。驂駕鸞鶴。往來仙靈。含姿綿視。微笑相迎。結蘭枝。送目成。當年為君榮。
山家釀初熟,取醉不論錢。清溪留飲三日,魚鳥亦欣然。見說玉華詩老,袖有忘憂萱草,牛背穩于船。鐵笛久埋沒,雅曲竟誰傳。坐蒼苔,敧亂石,耿不眠。長松夜半悲嘯,笙鶴下遙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瓊壁,別有一山川。把酒問明月,今夕是何年。
暝倚蒲團掛缽囊,半窗疏箔度微涼。蕉心不展待時雨,葵葉為誰傾太陽。
一點陽和渾在里,時來爾許芳妍。春風吹上醉痕邊。雋歡欺淺酌,清晤失佳眠。聊把繁華開笑口,須臾雨送風般。因花識得自家天。炯然長不夜,活處欲生煙。
爛熟思來寢已安,白頭那厭一氈寒。送君翻有留君意,更把長江仔細看。
霏霏輕靄薄朝暉,又見涼飔一葉飛。氣早疇官已應閏,天移星火欲流輝。黍苗遍野勞歌少,杞菊成畦生事微。誰謂門閑可羅雀,秋風轉覺雀來稀。
稽山形勝配朱天,漢帝登壇肅豆籩。玉笥宮藏神禹簡,香爐峰拒祖龍鞭。風云有氣生潭口,虎豹無聲立洞前。十道河山勞作鎮,更扶黃屋斗牛邊。
學業難成貴強之,機非由我更由誰。但將百倍功能到,縱是中材氣也移。黃卷高談仁杰案,青燈深墨范生帷。丈夫努力須年少,老大徒悲較已遲。
招魂猿鶴怨,況及婪尾春。不惟逢端午,循例吊靈均。季世多風雨,荒祠貌鬼神。畫工有奇術,千載見斯人。獨抱懷沙恨,歷歷血痕新。君子當去就,微命何足陳。抗顏叩帝闕,奸豎咸逡巡。天威偶不測,鋸斧成其仁。嗟哉老病馀,昏昏近順民。頗學鸚鵡言,顛倒亦不嗔。三良跡已遠,賢圣漸能親。今夕復何夕,獨坐野水漘。夜氣龍蛇動,輕寒鳥雀馴。游鯈知我意,時時躍一淪。
籍甚韓公子,情親我弟兄。星沙逢驛使,岳麓見題名。共作三年別,相望五日程。湘江接淮水,寄與濯塵纓。故人應問我,客里定何如。馬鋪為行館,雞棲是使車。四郊多賊壘,五筦欠兵儲。此去無來雁,因人數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