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沙院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云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臺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云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臺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升山往南有一座高峰,登上層層樓閣也不覺得勞累。海邊的煙云常常暗淡無光,大寒時節松竹更顯蕭瑟。經臺旁時間漫長,香篆慢慢燃盡;談席上談笑風生,拂塵的毛屑飄落。我也有心從中獲得自在,就像琉璃瓶中的水映照出細微之物。
升山:山名。
層軒:層層樓閣。
際海:靠近海邊。
慘淡:暗淡無光。
蕭騷:形容風吹草木的聲音,這里指松竹在寒風中搖動的樣子。
經臺:誦經的高臺。
香篆:香燃燒時形成的煙痕,因形似篆文,故稱香篆。
談席:談論學問的地方。
麈毛:拂塵上的毛。
琉璃瓶水:清澈透明的水,比喻心境純凈。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比喻細微之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元沙院時所作。當時或許正值大寒時節,詩人登上高處,看到海邊的景色和寺院的生活場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內心純凈的心境。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融合自然,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
化工無跡自安閒,入口刀圭可駐顏。觀水卻憐如水少,看花容易種花難。用停爐火抽添注,跳出乾坤夢覺關。老鶴巢松明月上,海頭光逐暮潮還。
負笈南來又一春,名黌問道復修身。三千弱水風流遠,十萬圖書理念新。敢效賢達存傲骨,更期學術勵精神。唯將歲月酬書卷,長慰春風作育人。
偶爾成三笑,俄驚度九秋。汀迷曾宿客,樹系欲行舟。酒勁風毆碎,燈清雨解愁。翻嫌人意冷,永夕為天留。
崇丘峨峨,動植斯屬。高既自遂,大亦自足。和風斯扇,膏雨斯沐。我仁如天,以亭以育。崇丘巍巍,動植其依。高大之性,各極爾宜。王道坦坦,皇猷熙熙。仁壽之域,烝民允躋。
寫盡寒煙與敗膠,愛花寧厭賞花勞。酒兵入陣霜初破,詩將登壇月正高。絕俗自宜蓮并價,策勛當與杞同曹。故知逸興真難盡,更約明年共和陶。
鼎罐蒸騰茗碗香,火鋪圍坐話家常。客來不必曾相識,隨意敲門索酒嘗。春鳥嚶鳴春氣和,口吹木葉做情歌。要知郎意有多少,樹滿蒼山葉滿柯。
銀漢云低仙署凈,玉爐香裊道心玄。六花曉望清齋日,百谷春祈大有年。駕霧青鸞來海外,步虛白鶴舞風前。懸知太乙明禋夜,玉漏聲殘尚未眠。
無華真國色,有韻自天香。臨風難自持,為舞白霓裳。
娉婷女子亦封侯,愧死當年壯士儔。底事烽煙消粉黛,何妨巾幗統貔貅。紅顏竟剪邊關亂,白桿能分上國憂。無怪夫人稱太保,春風長在玉音樓。
前山欺我船兀兀,結約江妃行小譎。乘我船搖忽遠逃,見我船定還孤出。老夫敢與山爭強,受侮不可更禁當。醉立船頭看到夕,不知山于何許藏。看山須看山表里,不然看山還誤事。平時只愛萬峰青,落日惟存數尖紫。浙江船上多少人,往來看山誰識真。丁寧舟人莫浪語,卻恐兒輩不肯去。天公要飽詩人眼,生愁秋山太枯淡。旋裁蜀錦展吳霞,低低抹在秋山半。須臾紅錦作翠紗,機頭織出暮歸鴉。暮鴉翠紗忽不見,只見澄江凈如練。
欲掃黃英贈碧云,其如江上賦離群。明年好赴登高會,莫遣看花最憶君。
拍拍雁湖水,深深歸雁亭。雁歸三四年,相伴湖水清。燕私豈不樂,國爾終含情。龍章倏夜下,驚赴鷗鷺汀。鴻雁雙翥翰,眷焉乃東征。載辭龍鵠椒,復問鶯花程。輶軒騖華轂,高蓋羅翠旌。康屯豈無學,銷暴不以兵。蔚藍舊草木,再色新威明。寄聲受廛者,明府如父兄。
春至多新水,瀰漫四望同。卻疑霄漢里,還有泛槎翁。
沙水相蕩潏,晴宵飛彩虹。闌干臨極浦,華表撼高風。爽氣西山秀,祥云北闕濃。南征從北發,歸擬駐華驄。
國步未寧誰仗節,慷慨談兵多感切。當時日厭五侯鯖,子云筆札君卿舌。爭如不識金銀車,亦無字畫能驚蛇。且吟老杜江頭句,細柳新蒲又吐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