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池
環環清泚旱猶深,炳炳芙蓉近可尋。
蒼壁巧藏天影入,翠奩微帶蘚痕侵。
能供水石三秋興,不負江湖萬里心。
照影獨憐身老去,日添華髪已盈簪。
環環清泚旱猶深,炳炳芙蓉近可尋。
蒼壁巧藏天影入,翠奩微帶蘚痕侵。
能供水石三秋興,不負江湖萬里心。
照影獨憐身老去,日添華髪已盈簪。
盆池里的水清澈碧綠,即使干旱時也很深,鮮艷的荷花就近可以尋覓。青色的池壁巧妙地將天空的影子收納進來,翠綠的盆池微微帶著苔蘚的痕跡。它能帶來水石在三秋時節的意趣,不辜負我對江湖的萬里情思。我獨自照著影子,憐惜自己已經老去,每天增添的白發已插滿了發簪。
清泚(cǐ):清澈。
炳炳:鮮明的樣子。
蒼壁:指盆池的青色池壁。
翠奩(lián):翠綠的盆池,奩,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器具,這里形容盆池。
三秋:秋季,這里指秋季的意趣。
華髪:白發。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閑適生活中,面對盆池有感而發,同時也流露出歲月流逝的感慨,或許此時詩人已步入晚年。
這首詩以盆池為描寫對象,展現了盆池的小巧精致和獨特意趣,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情感表達。
長立小樓前,
吟魂蕩曉煙。
水流還極浦,
草色又今年。
歷雪經春后,
輕寒欲暖天。
幾時楊柳意,
青到酒旗邊。
夜深蓮炬半燒過,模寫神功入詠歌。直繼詩人《常武》什,下看韓愈頌元和。
柳宿垂光應不虛,百花深處設仙廚。不愁調膳無滋味,舊日鹽梅尚有余。
芳園一日駐龍旂,從此清芬勝舊時。想是御香零落在,花神收拾上花枝。
才宣索句便相催,頃刻吟成燭未灰。寫進御前蒙鑒賞,親聞天語嘆奇才。
夜深花露滴高枝,還許殷勤進壽卮。聽得侍臣私共語,天顏喜劇倍常時。
三人同結靜中緣,
一到西巖思豁然。
何必擁爐傾濁酒,
且來攀樹聽寒泉。
長材豈與數爭衡,
盤錯翻因利器生。
三載焦勞籌國餉,
一朝倉卒陷番營。
直將勁節還天地,
不肯全軀負圣明。
最是多情溪畔水,
至今流恨幾聲聲。
補闕聲名久,經年消息稀。
遭逢向江路,嘆息解朝衣。
汲黯能言事,朱云已放歸。
終懷報國意,回首望端闈。
但覺意清凈,不知山淺深。年華暗凋落,老境已侵尋。三世樓鐘舊,一生香火心。高風難補綴,永愧壁間吟。
道鄉歸路晚,世跡陷泥深。老死先通耗,病衰今見尋。規模高世意,料理住山心。月在孤峰頂,凍猿時一吟。
鐘鼓報晴遠近
樓臺夾水西東
叩船誰歌小海
解衵須奏回風
萬古蒼茫空盛衰,
燕臺賢客姓名誰。
君看碣石巖中草,
寧似昭王擁彗時。
黃金散盡馀基沒,
易水蕭條烽火飛。
春來便欲看花去,
忽憶城西魏潤庵。
舉世紛紛爭剩利,
有時娓娓入清談。
擁書萬卷吾能富,
飲酒三升汝豈貪?
惜取韶光莫經過,
滿堤飛雨正紅酣。
江南好,往事繞回腸。
棠棣花前爭刻燭,椿萱堂上笑傳觴。
此樂最難忘。
漫從僧舍移甘菊,
清蕊重陽摘未堪。
徑欲過君籬下看,
二兒端可為輿籃。
問人知寺路
松竹暗春山
潭黑龍應在
巢空鶴未還
經年為客倦
半日與僧閑
更共嘗新茗
聞鐘笑語間
剔起便行三萬里,
只今休去八千年。
分明更為從頭舉,
一任諸方取次傳。
滄海不西流,
日馭無東軛。
如何百年間,
愁與病相積。
我有萬古心,
傾倒向三益。
徐孺高士流,
王猷尚標格。
揚云作詞賦,
雅調宣金石。
我生長于君,為日百五十。
何期來獄門,初度亦相及。
來時秋未徂,不覺春風入。
魚沫尚相濡,蟲鳴已離蟄。
衰柳落復生,燕雛去還集。
眷言南冠士,不作岐途泣。
醉則相和歌,昏猶把書立。
吾道豈云非,高天意難執。
匪兕率柙中,皎駒孰維縶。
幸非修名累,漸爾沈憂戢。
五岳路未遙,故山芝可拾。
相期保百齡,懷哉荷蓑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