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
梧葉響荒塘,秋宵不耐長。
猿啼千嶂外,人在一燈旁。
雁影溪橋月,鐘聲野寺霜。
明朝又何處,煙水正茫茫。
梧葉響荒塘,秋宵不耐長。
猿啼千嶂外,人在一燈旁。
雁影溪橋月,鐘聲野寺霜。
明朝又何處,煙水正茫茫。
梧桐葉在荒塘上沙沙作響,秋夜漫長讓人難以忍受。猿猴在千重山巒外啼叫,我獨自守著一盞孤燈。溪橋邊明月照著大雁的影子,野寺的鐘聲回蕩在秋霜里。明天又要到哪里去呢,只見煙霧籠罩著茫茫水面。
梧葉:梧桐樹葉。
不耐:不能忍受。
嶂: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野寺:野外的寺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看出是詩人在旅途中所作。當時詩人漂泊在外,秋夜的孤寂和旅途的迷茫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使其借景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羈旅愁思。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景中含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以細膩筆觸描繪旅愁,有一定藝術價值。
愿化書中蠹,蕓簽一尾鱗。愁濃詩作伴,夢細韻為茵。食盡先生字,修成脈望身。無緣窺夜色,河漢漾微淪。
賓館初違夢尚縻,訃音俄至欲成癡。豈知十日輕談笑,便作千年永別離。雞絮未陳新穗帳,鳳雛空倚舊霜枝。高風幾許堪傳事,誰寫平生入墓碑。
對客將為顯卿歌,顯卿去兮吾奈何。商山莫招象山暮,當代如卿亦難遇。不須殺活談兵圍,我以氣色觀神機。秋鷹失兔草莽動,斷道夜雪行人稀。丹還金鼎會龍虎,海國破浪孤篷歸。太初一黑蕩摩里,萬化白戰摶空起。何曾一路無死生,觀者紛紛少知此。西來訪古昆崙丘,拔劍夜舞呼蒼虬。登白鶴兮問王屋,汗漫長歌紫芝曲。相逢安得聞此歌,共笑人間殘局多。
春風桃李絳帳,朝日苜蓿空盤。王公不志溫飽,鄭老豈為饑寒。
花事匆匆彈指頃,人家寒食雨晴天。香浮夜月梨飄雪,綠染春風柳拂煙。涉世百年真逆旅,忘機萬事即安禪。獨憐憔悴江湖客,猶記風流棹酒船。
我指嬌弱真柔荑,來握扳手兔戰鷙。作勢回腰關臼分,骨響節脫力不及。初如新樹苦飆風,二年屈詰老根立。自謂如此功已成,偶有閥門頑鈍極。推拉撫慰無所用,怒我相加“F”戟。負隅之徒意已橫,跳墻之狗不可逼。窮寇莫追今追之,背水回身齧我急。傷無名指腫如豬,又擊小指甲如漆。口吮足頓痛難禁,連連摔手蛇咬翕。自笑先生無用者,忽覺此指有可惜:詎不揮灑能大文,沐浴焚香后握筆。馳紙若馬驅遼原,斥罵如天震霹靂。使懦怯者無所逃,奸者惶怵不終夕?為此傷指猶可說,作文嘔血傷心力。碌碌無功真尸位,豈若一日搏一食?數年長想牧童身,朝暮牛背按孔笛。少不能此老非遙,屈指皤發在明日。
落木秋風萬壑哀,林扃不為俗塵開。明廷正欲招賢士,奏賦誰如宋玉才。
天際舟去水和煙。路遙遙知幾千。廣州又在海西邊。堪憐。行人方少年。回首吳臺連楚館。云樹遠。眼與腸俱斷。念歸期。是何時。休遲。鶯花容易稀。
王命勤三錫,傳宣下六螭。夙韜隆赤芾,新寵耀黃池。柳幕含霜肅,霓旌擁日移。麒麟虛閣日,周召策勛時。沙漠應犁穴,燕然可勒碑。寄言諸將士,恢復慰宸思。
離家少小誰曾慣,一發青山喚不應。昨夜夢中逢母別,可憐枕上有紅冰。
據床梳短發,飛霧濕征袍。石觸回流急,云棲密樹高。買魚供早膳,服藥出陳醪。惜不乘風力,吾行亦甚勞。
去歲游春屐,苔痕故可尋。人家隨岸遠,塔影落湖深。
落盡飛花滿地紅,無端三月雨聲中。天心也與人心別,才見東風又北風。
幽居新搆月湖傍,湖上煙波正渺茫。客棹每依鷗鷺渚,漁舟常寄水云鄉。輞川應許王維老,鏡水曾容賀監狂。他日塵纓端可濯,閒將一曲和滄浪。
漫憶江湖萬里游,西園風景似南州。青苔地濕頻經雨,白苧涼生不待秋。塵事已醒前日夢,歲華空白幾人頭。松醪載得渾拚醉,莫遣飛花浪作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