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讀書
蕓葉滿床塵夢稀,空林對雨淡相依。
閑身不與時榮謝,抱膝惟評古是非。
蕙帳風寒人未老,松門云靜鶴初歸。
青山紫閣原同道,肯羨宮袍耀布衣。
蕓葉滿床塵夢稀,空林對雨淡相依。
閑身不與時榮謝,抱膝惟評古是非。
蕙帳風寒人未老,松門云靜鶴初歸。
青山紫閣原同道,肯羨宮袍耀布衣。
滿床的蕓香草葉相伴,塵世的夢也稀少了,獨自在空寂山林中對著雨,淡然相依。清閑之身不隨世俗的興衰而變化,抱膝而坐只評判古代的是非。蕙草做的帳子外風寒料峭,人還未老去,松樹下的門旁云兒靜謐,仙鶴剛剛歸來。青山和紫閣本就遵循同樣的道理,怎會羨慕那官服光彩照人勝過自己的粗布衣裳。
蕓葉:蕓香草的葉子,古人常把它夾在書中防蠹。
榮謝:草木的繁榮和凋謝,比喻人世的興衰。
蕙帳:用蕙草編織的帳子,指隱士的居處。
青山紫閣:泛指自然山水。
宮袍:官員的服飾。
布衣:平民百姓的衣服,代指平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遠離官場、隱居山林的時期。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為了保持內心的寧靜和獨立,選擇在山林中讀書、思考,以遠離世俗的紛擾。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淡泊名利、堅守自我的人生態度。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傳統價值觀。
一枝秀發,盡嬉晴媚雨,嬌借春魂。華清賜浴,東風初展眉痕。依舊十分明艷,舞柘枝、霞點羅裙。還未爽、渠儂暗約,再茁靈根。劉郎十年相對,嘆客鬢霜添,慵賦長門。凝煙帶露,愔愔卻又黃昏。咫尺漢宮千里,似佩環、人憶江村。紅雨灑,庭蕪碎落冷云。
十年鞍馬中,釋去理歸楫。江光來娛人,似與我意愜。疲勞省前痛,歡喜獲新接。念當有行初,茍志在懷牒。何期腰間組,爵等遂凌躐。外雖被寵榮,內實懼顛跲。以茲戀闕情,益欲務修業。清霜弄晚信,老樹見留葉。沽河漳潞交,冰水尚可涉。急槳追南鴻,直不數旬浹。梅花定迎笑,粲粲光生頰。遠游忘賤貧,吾寧負吾鋏。
瑤草春深白鹿眠,丹霞樓閣翠生煙。偶來石上尋棋局,猶恐歸時不記年。
水閣蓮開燕引雛,朝朝攀折望金吾。聞道磧西春不到,花時還憶故園無。
暫輟嚴陵釣,懸壺向紫宸。仙莖攜沆瀣,帝座問星辰。白苧新燕客,青囊舊越人。昆明泉萬斛,花里試垂綸。
于穆維天運,君心法自彊。圣謨猶炳炳,天命凜皇皇。睿哲皇今是,欽明道日昌。愿言期勿替,千古配陶唐。
涓涓丘中溜,寂寂巖下燒。嵓扉敞今古,參錯垂萬竅。往稽諸洞天,浮世豈同調。安知紅塵里,搜抉得雄峭。涉江褰我裳,昨喜望都嶠。奇觀復今日,叢冗奮孤嘯。曾聞稚川翁,皓首慕虛妙。乞令此煉丹,遺生脫悲吊。我攜兩將軍,深討逐群爝。石骨冷難噓,寒潭深不釣。空馀舊床底,尚有碧砂料。一醉不愿馀,旋車逐殘照。
碧壺時與故人提,山帶僧鐘日去西。深不知寒雙鷺浴,雪灘煙重碎玻璃。
青云那肯羨雄飛,前料山邊習遁肥。名教固應多樂地,賤貧聊幸脫危機。齏無萍韭何妨醉,羹有菰莼自合歸。格外一官垂欲滿,便從神武掛冠衣。
處處柴門掩半邊,鶯啼綠樹隔炊煙。竹梯閑倚柔桑畔,定是人家蠶正眠。
筆架三峰插碧虛,午來倒影落平湖。憑高最好供吟笑,宜入王維畫里圖。
江令蒼苔圍故宅,謝家語燕集華堂。先生笑說江南事,只有青山繞建康。
禪林晝靜寶坊新,花木陰深別樣春。不是紅塵飛不到,只因無處著紅塵。
絳跗漸坼,勝露井新開,那樣顏色。倦燕倚風,銜得余霞低拂。怪他釅綠酣紅,不似當年高格。重喚起、羅浮翠禽,為換仙骨。徘徊使我心惻。怕月嶼星街誤吟魄。正是戀春春去,剩蕊忺摘。劇憐半面殘妝,巧借黛螺描出。芳意盡,明年再看那得。
講經《白虎論》,載筆承明入。此事豈在予,鹓鸞正高集。乞身去江湖,幸矣歸期及。于何君子心,繾繾念朋習。新詩比繡段,重贈當珍襲。因憐菅蒯材,分寸強紉緝。賴承廷鳳輝,庶遂谷駒縶。皇猷待潤色,在治時所急。服惟絺會明,基藉臺萊立。斯文仗公等,別袂不須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