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永嘉張德載歸
一書催客棹,興已落天涯。
詩卷愁中景,人歸夢里家。
山田耕過雨,谿水釣殘霞。
茆屋容身老,文章不足夸。
一書催客棹,興已落天涯。
詩卷愁中景,人歸夢里家。
山田耕過雨,谿水釣殘霞。
茆屋容身老,文章不足夸。
一封書信催促著你乘船歸去,你的興致已飄落在天涯。詩卷中都是憂愁之景,人在歸途中好似回到夢里的家。你會在雨后去耕種山田,在夕陽殘照中于溪水邊垂釣。在茅草屋中安度晚年,文章之事不必過分夸贊。
客棹:指客人乘坐的船。
殘霞:指傍晚的云霞。
茆屋:即茅屋。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作者送別友人張德載歸永嘉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作者看到友人歸鄉,聯想到友人的生活,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將送別之情與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另一種風格。
通宵淫雨濕衾床,起篝銀缸強自將。寒色上侵書幌潤,溜聲遙引玉壺長。垂翎獨坐鶯先困,破壘無歸燕亦忙。卻愛詩人自豪宕,騷壇堅壁未曾降。
倦擁青奴臥竹床,不禁蒸郁病相將。片云黔黯催詩急,積雨空濛入夢長。比屋半頹嫠婦泣,野堤中潰百農忙。鼓鐘忽報新晴候,憂思忡忡覺頓降。
風雨連霄擬對床,詩成重遣仆夫將。知深卻恨論交晚,情淡還輸得味長。瑞世鳳麟聊自惜,乘風鵬鶚底須忙。筆端秀句如林出,任是曹劉亦乞降。
云在高樓風在床,羽觴飛動蔌滿將。思君不見渚花冷,吹笛未終山雨長。鬢雪幾莖催景短,詞峰千丈逼人忙。我詩自嘆如曹鄶,未接齊師已辦降。
小小繁華嘉定城,
先賢精詣似康成。
瓣香今日都零落,
猶賴遺書貺后生。
焦琴月下聽,
露柱卻知音。
世人應不會,
側耳立松陰。
麗則文章不可尋,紫藤花館客沈吟。
一家春色來天地,六代宗風自古今。
綺徑徘徊奇境出,香溪沿溯雅源深。
芬芳悲惻無窮意,蘭茝離騷共此心。
昨予登南山,山中見垂釣。
云本太丘遺,不幸生末造。
先人捋虎須,比屋多俘剽。
從之復九仇,退焉修四廟。
族里擅豪華,信義從吾好。
晚來臥松石,結友思同操。
瞥然忽遇予,揖予攄懷抱。
謂予金馬客,何用棲玄豹。
今乘紫氣游,盍著五千道。
感此父老言,區區愧瓊報。
笑談猶在目,顏容未枯燥。
如何厭塵氛,翛然竟長嘯。
重來不再逢,中心怛而悼。
一滴慰幽冥,聊用發高蹈。
午夜罄靈祈,千官匝紫微。
望云車蓋合,度曲鳳凰飛。
皎潔隨紈扇,凄清炫玉衣。
侍臣裁郢曲,轉覺和人稀。
瑟密因風度,嚴城迥不嘩。
入林俱綴葉,妝岫詎成花。
積氣浮瓊島,流云結素華。
盈車占上瑞,持此報皇家。
一棹微茫里,
孤亭紫翠間。
恍疑涉彭蠡,
又似訪廬山。
停舟策杖屢攀躋,石路初消雪后泥。
竹徑參差逢野寺,人家一半住花溪。
寒生夜磬行來遠,天壓春山望處迷。
萬樹香風偏渡水,莫厘云斷兩峰西。
朝日照窮巷,寒雅叫枯桑。破宇斷煙火,唯見屋上霜。
叩戶似無人,剝啄驚空堂。古貌稍難近,初接方回遑。
室中無一物,四壁生清光。敗絮亂不整,點綴在衣裳。
身窘道益泰,吐氣固能揚。時時金石句,縱橫出饑腸。
我對交敬愧,大論何堅強。側聞室人語,呢呢多怨傷。
顧此男女憂,焉知狷與狂。丈夫率有志,良為此輩戕。
卓哉陶元亮,前修邈難量。
宦游南北嘆飄蓬,回首君門亦幾重。
勝會瓊林三日宴,離愁劍浦五更鐘。
子慚處斷非蘇頌,子去循良繼曾恭。
臺諫于今多外補,暫時分手復相從。
山前五月楊梅市,
溪上千年項羽祠。
小傘輕輿不辭遠,
年年來及貢梅時。
浮云蹤跡任西東,
翰墨場中且用功。
時對此君哦七字,
也勝癡坐辯幡風。
邊城誰謂久牽鞿,三見修羅翠作幃。司隸漸安長子徙,中郎豈分朔方歸。未回天地空橫耒,盡有煙波許拂衣。堪笑癡兒頻數日,驚猜赦宥尚疑非。
駻突羈縻肯受鞿,申椒狼藉恥充幃。屠龍伎倆殫家授,射虎功名論贖歸。郊外三年宜以玦,墻陰七日感無衣。篋中職貢殘圖在,黑水驚湍觸物非。
一笑千金。越樣情深。曾共結、合歡羅帶,終愿效、比翼紋禽。許多時,靈利惺惺,驀地昏沈。
自從官不容針。直至而今。你共人、女邊著子,爭知我、門里挑心。記攜手,小院回廊,月影花陰。
一夕秋風雁過聲,
鐵衣辛苦向邊城。
將軍不用和戎計,
雙杵休辭月下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