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裴公亭 其二
溶溶春水碧生池,上相臨觀許從隨。
萬姓歌呼喜游豫,幾人出處佩安危。
雨余空谷云歸早,風滿長林鳥下遲。
笳鼓明當催曉發,柳煙花露濕旌旗。
溶溶春水碧生池,上相臨觀許從隨。
萬姓歌呼喜游豫,幾人出處佩安危。
雨余空谷云歸早,風滿長林鳥下遲。
笳鼓明當催曉發,柳煙花露濕旌旗。
春水緩緩流動,碧綠的池水波光粼粼,宰相前來觀賞,允許我隨從相隨。百姓們歡呼雀躍,為能游樂而欣喜,有幾人能身負國家安危之責呢。雨后空谷中云霧早早歸來,風滿長林鳥兒遲遲落下。明日清晨笳鼓將催促出發,柳色如煙、花含清露,打濕了旌旗。
溶溶: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上相:指宰相。
游豫:游樂。
出處:指出仕和隱退,這里可理解為身負重任。
笳鼓:胡笳與戰鼓,這里指軍中樂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隨宰相出游,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得以與宰相一同游覽裴公亭,在游玩中觸發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隨宰相出游之事,表達了對百姓安樂的欣慰和對身負重任者的思考。其特點是景中含情,自然與人事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和詩人心境。
鳥啄殘花污草庵,一春未到兩山探。忽觀癡老圖中道,南峰翠帶北峰嵐。
有人把椿樹,喚作白栴檀。學道多沙數,幾個得泥丸。棄金卻擔草,謾他亦自謾。似聚砂一處,成團也大難。
村家農事畢,積雨漫成河。白聚野鳧凈,紅垂秋柿多。年衰仍浪跡,轉調是勞歌。一誦鷦鷯賦,歸歟向薜蘿。
山峭。日光照。碧漢盈盈圓月耀。森羅萬象長圍罩。一道清風裊裊。真靈空外天皇詔。住在蓬萊關要。
觀身已作水溶溶,投瓦云何覺病攻。造物小兒真一戲,未妨居士卻談空。
艷陽天放好春長。寶馬香車樂未央。勝侶招邀入醉鄉。萬千觴。珍重華年愛景光。
花枝入簾春夢香,游絲翻空清晝長。今年寒食客梁苑,追憶往事心彷徨。前年考試登茲堂,陳侯館予羅酒漿。拊床高詠逸興發,不覺燈前大雨聲淋浪。生平胸臆向予盡,使我肝膽爭開張。重來物是人不復,夜夢見之晝微茫。誰期此會乃死別,刬血不滅吳云蒼。攬衣起行步落月,梅影滿庭空斷腸。
可笑山州為刺史,寂寥都不似川城。若無書籍兼圖畫,便不教人白發生。
年來蹤跡嘆蹉跎,獨向衡門戀薜蘿。前路虛名青鬢少,先人遺業白云多。匆匆短晷愁中盡,冉冉浮生夢里過。時事凄涼應莫問,空山相對意如何。
黃帝昔好道,相傳駐此山。至今鍊藥處,猶見五云還。丹井霞空聚,清池水自潺。鳳笙歸寂寞,龍駕絕追攀。曠劫留仙跡,何年啟佛關。看花周法界,鐘鼓隔人寰。瀑響千巖應,潭虛萬象閒。排空云木古,夾道翠泉環。澗鹿沖人返,山花照酒殷。寺荒翻雅淡,僧老更蕭閒。問法空群妄,探奇始一斑。未能兼吏隱,回首愧塵顏。
地僻塵埃少,家貧顯靜南。門前多野景,墻外是精藍。美食身非稼,豐衣婦不蠶。因思寒喂者,飽暖自須慚。
山頭日漸上,山下日漸明。遲爾五色鳥,來為吾道鳴。
淺薄何堪眷遇隆,繡麟分出賜袍紅。周郊游處禎祥集,殷笥頒時品式崇。豈有文章禆圣治,直于奔走策微躬。推衣未報君王惠,結綬徒希國士風。
野老留人不肯住,半醉扶筇入山去。天風吹上黃金臺,放筆縱橫寫長句。
去去已言倦,秋天菊正花。陰晴客在路,南北雁為家。薄俗身難定,浮生鬢易華。仙人不可見,何處問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