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西山磊泉庵僧
門掩古崖碧,霜欺苔逕斑。
去城無一里,此地若深山。
留客吟松下,驅泉過竹間。
羨師無外事,相伴白云閑。
門掩古崖碧,霜欺苔逕斑。
去城無一里,此地若深山。
留客吟松下,驅泉過竹間。
羨師無外事,相伴白云閑。
山門緊掩著古老山崖的碧色,寒霜侵襲使苔蘚小徑變得斑駁。距離城郭不到一里路,可這里卻好似深山一般幽靜。僧人留客人在松樹下吟詩,引泉水從竹林間流過。羨慕師父沒有世俗雜事,能與白云相伴悠閑度日。
掩:關閉。
欺:侵襲。
逕:同“徑”,小路。
師:對僧人的尊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西山時,拜訪了磊泉庵僧,被庵中清幽的環境和僧人閑適的生活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世俗紛擾,詩人在對比中更覺此地的寧靜可貴。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僧人遠離世俗生活的羨慕。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和生活場景刻畫展現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以其清新的風格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借問仙將畫,詎有此佳人。傾城且傾國,如雨復如神。漢后憐名燕,周王重姓申。挾瑟曾游趙,吹簫屢入秦。玉階偏望樹,長廊每逐春。約黃出意巧,纏弦用法新。迎風時引袖,避日暫披巾。疏花映鬟插,細佩繞衫身。誰知日欲暮,含羞不自陳。
有客清源來,蕭寺傾談吐。翩翩文獻家,季叔徐工部。工部涖荊州,司李遷廣武。手不持一錢,兒卒詫清苦。布素屏綺羅,脫粟絕羞脯。志不在飽溫,面目存酸腐。性復好施予,不但無所取。入嗇出偏奢,蕭然一貧寠。典輿佐饔餐,賣襦賑鰥姥。任滿升冷曹,廠署清源滸。清源何繁華,工部視如土。亦如廣武時,閉眼卻阿堵。貌癯弱不勝,那復見華膴。貪世獲茲人,是謂今而古。北斗仰高風,忽于猶子睹。了無膏粱容,落落一叔父。不敢款酒肴,況乎給資斧。猶子豈為奇,孤高世德譜。飄然上平陽,傾蓋情如縷。贈以玉壺冰,工部應無怒。
壺山分得半巖青,小筑藏書宕數楹。云絮晚涼當戶落,苔花晴潤傍琴生。光陰莫放閑中過,學業偏于靜里成。千載匡廬與長白,他年期汝繼芳聲。
莫專靠靜偏于靜,須是深加格物功。事到理明隨理去,動常有靜在其中。
西源好,神洞自相求。傍水墾田流澗急,砍山開徑小花浮。蹤跡舊人留。忘萬物,爽氣白云收。司命暫曾尋寢靜,紫陽真是步條幽。思繼此公游。
亂峰堆里禪居隱,落日松風興無盡。山僧乍喜遠客來,手把長镵新筍。
三弇此三夏,三產三秀草。吾亦有三兒,寧馨似芝好。
自從管鮑不復見,天下黃金斗膠漆。往者吾過翟公門,其雀可羅樹蕭瑟。時來肯怕貧賤譏,勢去還將姓名失。吾儕此聚若有神,驪珠熒熒夜光溢。但憶論文碣石空,寧知鑿竅高天嫉。即今偪側荒城畔,殘月猶明夢回室。饑鳶凍鴟慰相語,丹鳳哀呼問其匹。淮南萬木迎風愁,浮云淡沲寒不收。憑高四顧乏羽翼,要使黃河西北流。
從來寥廓意,不為眾人言。白日照燕闕,黃云迷薊原。未陳濟代略,虛負明君恩。嗛嗛羞章綬,依依去國門。
誰更章臺挽柳絲,為憐甘露灑楊枝。修成共命迦陵鳥,不似鴛鴦半世癡。
白云掩映青山老。鬢入霜華早。今宵且醉畫屏前,明日還移小艇、綠楊煙。黃昏細雨重門鎖。挑盡孤燈火。斷腸無處問天公,夢逐陌頭芳草、付殘紅。
萬壑簸潮,漫拾取,殘鱗敗瓦。祖龍逝,此間逸蛻,螭縈蛟掛。人在貔貅朔氣里,日猶鸊鵜寒光射。賺而今,醉尉灞陵亭,徒呵罵。烽已換,秋葉赭。銘未勒,鴉涂下。指陣云開處,登臨疑假。結隊例隨槐國蟻,浮生空待塞翁馬。使當年,篳篥眾中吹,誰同者?
歲時又晚秋,極目倚欄干。林葉雨中瘦,雁聲云外寒。人存嘆已老,楓艷惜將殘。欲挽狂瀾住,江河仍急湍。
鼠輩何知禮,奴曹只世情。鴟鸮嚇鸞鳳,螻蟻困鯤鯨。舍者時爭席,將軍莫夜行。豈堪供一笑,正自不須驚。
山形四抱水來前,中有金蓮色界天。清磬一聲僧定起,松間靈鶴舞蹁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