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二十四首 其二○
天地清寧,日月華光。
歸尊慈極,嵩呼未央。
慶函百嘉,壽躋八荒。
上皇萬歲,俾熾俾昌。
天地清寧,日月華光。
歸尊慈極,嵩呼未央。
慶函百嘉,壽躋八荒。
上皇萬歲,俾熾俾昌。
天地清明寧靜,日月閃耀光華。眾人尊奉太后,高呼萬歲不停。吉慶包含各種美好,福壽遍及四面八方。祝上皇萬歲,使其事業興盛昌隆。
清寧:清明寧靜。
華光:光華,光輝。
慈極:指皇太后。
嵩呼:指高呼萬歲。
未央:未盡。
函:包含。
百嘉:各種美好。
躋:到達。
八荒:八方荒遠的地方。
俾:使。
熾:興盛。
昌:昌盛。
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朝廷為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上尊號,此詩是當時為這一盛典而作,表達對皇室尊長的尊崇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為皇室尊長上尊號時表達祝福。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充滿吉祥之意。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宮廷禮儀和文化氛圍。
我發行路歌,諸君請勿嘩。嚴冬霜雪雖可畏,三春草木自榮華。人生富貴各有時,不勞辛苦更咨嗟。百年冉冉寧復多,白日速如東流波。眼中世事只如此,生前不樂將奈何。
布衾如鐵,倩床婆營干。清夢自回人自暖。笑枕函、香溢夜夜行云,也算在、那個溫柔鄉畔。熱中寒不到,轉轉旋旋,卻比熏籠倚尤便。醞藉自風流,何異鶼鶼,憑兩兩、相偎成伴。恐到了、千金好春宵,就棄等閑花,愛情中斷。
寶壽開堂推出僧,棒頭有眼要分明。滿城人瞎誰能曉,今古清風匝地生。
記得年來下第時,春風偶復遇佳期。十年燈火黃齏飯,千里風云白玉墀。濫進已為同輩笑,成名喜慰老親思。金臺回首頻惆悵,積雨新秋好下帷。
滿榼芳醪手自攜,陂湖南北埭東西。茂林處處見松鼠,幽圃時時聞竹雞。零落斷云斜鄣日,霏微過雨未成泥。老民不預人間事,但喜農疇漸可犁。小筑園林淺鑿池,身閑隨事得游嬉。幽花折得露猶濕,嘉木移來根不知。小蝶弄晴飛不去,珍禽喜靜語多時。風光未忍輕拋擲,聊付詩囊與酒卮。
攜馀一尊酒,送子長河湄。征途八千里,行役在京師。是時冬正深,凍雪膠河澌。玄云澹不流,我馬東西馳。贈君從此去,云霄會有期。鴻雁起天末,鷦鷯巢深枝。
夫君朝出田,婦女遠供餉。時聞北風急,臺軍架梁望。伐木賀蘭巔,汲水黃河曲。四顧嶺無煙,且向溫泉浴。
澹黃容止間深檀,妥媠香紅露未乾。和淚似嫌春漸老,向人如說夜來寒。妝成有樣教天媛,禮絕無心下國蘭。針繡筆描俱未是,好風相倚笑邊鸞。
夢夢此醉視穹蒼,去雁沖寒別舊行。忍見衣冠同一劫,得安耕釣即吾鄉。相知蘭臭寧傷晚,未死葵心總向陽。終就巖泉分勺飲,不須清濁問滄浪。
弋陽縣令幾番更,借問循良孰稱情。三十年來遺愛在,邑人香火拜先生。
身騎驄馬峨眉下,面帶霜威卓氏前。虛度東川好時節,酒樓元被蜀兒眠。
明月今又來,延月山窗開。暗室如白晝,清輝洗塵埃。籬落空庭影,亭亭松與梅。揮毫染素翰,一字傾一杯。昔人秉燭游,豈欲登蓬萊。蓬萊在方寸,灑掃上瓊臺。
柳岸冰初解,數聲雁北還。青波縈古渡,黃鳥囀深山。春草春風里,一詩一酒間。是非都不問,興至但開顏。
河水何濺濺,暮采河邊蘭。君隨河水去,我獨立河干。
親兒棄了復何言,月在波心印碧天。獨有一身無系累,困眠醒坐任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