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政入村造壽器謾賦
功成身退從來少,綠野超然洗俗埃。
閑出西疇營六槚,勝傳南極映三槐。
迎門村婦攜兒拜,遮道田翁帶犬回。
競喜鳴珂歸舊隠,爭如鷗鷺不相猜。
功成身退從來少,綠野超然洗俗埃。
閑出西疇營六槚,勝傳南極映三槐。
迎門村婦攜兒拜,遮道田翁帶犬回。
競喜鳴珂歸舊隠,爭如鷗鷺不相猜。
功成名就后主動隱退的人向來稀少,您如裴度般超凡脫俗洗凈世俗塵埃。閑暇時到西邊田地營造壽材,勝過那南極星輝映三公門第的祥瑞。村婦帶著孩子在門口相迎下拜,老農帶著狗在道路上避讓返回。大家都欣喜您這位顯貴回歸舊隱之地,您這心境真比得上鷗鷺毫無猜疑。
功成身退:功業建成后引身而退。
綠野:指唐代裴度的綠野堂,這里借指資政歸隱之地。俗埃:世俗的塵埃。
西疇:西邊的田地。六槚(jiǎ):槚即楸樹,古時常用楸木做棺材,六槚指營造壽器。
南極:星名,古人認為是長壽的象征。三槐:相傳周代宮廷外種三棵槐樹,三公朝見天子時,面向三槐而立,后因以三槐喻三公。
鳴珂:顯貴者所乘的馬以玉為飾,行則作響,因名。舊隠:舊隱之地。
鷗鷺不相猜:出自《列子·黃帝》,說人無機心,鷗鷺就不猜疑他,比喻淡泊隱居,不與世俗相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資政可能是一位在官場取得一定成就后選擇歸隱鄉村的官員。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目睹資政的歸隱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資政功成身退的行為和閑適淡泊的心境。其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鄉村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歸隱生活的一種向往和對高尚品格的推崇。
三載親從上將牙,水軍十萬下珠崖。漢庭若薄征南賞,海外何人斬呂嘉。
戈船下瀨盡邀勛,年少登壇獨出群。不是終軍功易建,卻因楊仆捷先聞。
等閑何處得靈方,
丹臉云鬟日月長。
大羅過卻三千歲,
更向人間魅阮郎。
燕市歸來構酒樓,溪橋流水武陵秋。
尊前適興群黃鶴,海上忘機伴白鷗。
投贈華椷題古調,何勞遠使問貂裘。
木桃酬報非心事,長至梅花寄隴頭。
玉匣鳴琴出,
繇來是爨桐。
中含太古意,
側想先生風。
撫罷不成操,
知音人已空。
滔滔流水去,
悽絕對仙宮。
客程當落日,重經古陵傍。陵柏摧為薪,百里爨室香。石人枕石馬,魚鐙闇失光。熊羆既不守,穴狐起相商。自昔帝王終失勢,土花滴盡行人淚。獵人獲得大鹿歸,角下小牌隱有字。摩挲知寫放鹿年,誰識漢陵當日事。
秋風秋雨逗秋寒,擁被才醒夜未闌。
老屋鐙昏蛩語澀,荒城笳斷雁聲酸。
壯懷磊落知心少,世路崎嶇入腳難。
屈指愁腸真百結,年來鄉里幸平安。
君從新安來,我向廣陵去。歸船及南風,五月一相遇。五月南風揚子津,茫茫復作渡江人。與君笑語苦未了,江干卻立話情親。江東諸謝才華盛,阿大中郎共標映。中間小謝思更清,十歲成詩康樂并。弱冠好文復好游,吳山越水遠行舟。盤渦七十二灘險,富春山多逢處留。錢江八月波濤壯,回棹蜻蛉向湖上。秋菊寒泉薦水仙,棲鴉流水聞菱唱。南浮震澤下姑蘇,行行卻抵丹陽湖。潤州客居無可樂,北固山前閒釣魚。舉手鱸魚四十九,得意滿酤京口酒。多景棲高會眾賓,晚召鄒生與枚叟。座中末至余最羞,江天斜照賦登樓。衡才直等金三品,重義何論銀一流。海門蒼蒼隱煙樹,石壁松寥讀書處。我舊棲遲向此山,聞君方欲將舟去。愛君五色絢爛驚世駭俗之文章,秋鷹天馬無比方。山雞照影不敢顧,人言此是雛鳳凰。旦暮云霄看搏擊,下帷更愛焦巖寂。鐘鼓山堂鸛鶴驚,海天風雨魚龍集。見此君文變益奇,獨予行路心增悲。故鄉山水反如客,佳處不得相追隨。追隨不得傷懷抱,橫大江兮揚桂棹。別手秋期無幾時,遇君當在金陵道。
祖傳醫病不醫貧,況是黔婁以外民。此癥古來無藥石,空誇妙手善回春。
素問難經未載渠,回春束手愧群醫。方知世上千般癥,說到奇難莫過饑。
烈火真金漫解嘲,閏來四月足煎熬。躬逢盛世同珍重,且莫匆匆便報銷。
迎眸處,一溪流水碧無塵。把三間茅屋,臨溪結構方新。早起推窗看浴鳥,晚來倚檻卷絲綸。偏空闊、洗盡凡心,樂我天真。
眼邊無俗物,但有漁舟,來往青蘋。獨坐開襟,悠悠短笛遙聞。一帶好山銜早月,千村遠樹送斜曛。賈蕓老、風流渺渺,付與閑云。
并門雄鎮軍權重,
斂怨殘軀不足傷。
偏將贖身由納馬,
賤人貴畜自為殃。
舉觴東望玉霄峰,萬頃云濤雪塞空。擁鼻自應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長風。際天江草如許碧,隔水山桃無限紅。李侯長句有家法,驚倒江樓一禿翁。
危觀干霄百尺開,海山羅列似東萊。鳥飛千里暮天碧,云斷半弦新月來。報答風光傷晼晚,扶持歡事小徘徊。一春準擬留君醉,翡翠羅衫窄窄裁。
一夜秋心怨廣寒。清香不斷小簾間。畫闌私倚記雙鬟。
襯出可憐顏色好,折枝斜插鬢云彎。倩魂低搦小屏山。
天將夕,四望又迷濛。遠樹傍村全罩黑,亂山涵日尚馀紅。鷺影入沙中。
煙初暝,路不辨西東。數點紅燈知有艇,一聲清磬在何蜂。奈此去匆匆。
孤光不墮有無間,
碧落沖開萬象寒。
撲破果然亡朕跡,
從教大地黑漫漫。
渡頭芳草長萋迷
回首云山在隔溪
夾岸修篁歸道好
斑鳩啼罷蟪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