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七年冊皇太子四首 其三
淵中象德,玉裕凝姿。
進退周旋,有肅其儀。
既定國本,益隆慶基。
燕及兩宮,福祿如茨。
淵中象德,玉裕凝姿。
進退周旋,有肅其儀。
既定國本,益隆慶基。
燕及兩宮,福祿如茨。
太子如深淵蘊含美德,如美玉般姿態凝重。舉止進退合乎禮儀,儀表莊重嚴肅。確立了太子之位,國家的根基更加穩固,福澤更加深厚。能讓兩宮(皇帝、皇后)安寧,福祿像堆積的茅草一樣多。
淵中象德:像深淵一樣蘊含美德。淵,深淵。
玉裕凝姿:如玉般姿態凝重。玉裕,形容人儀態美好。
周旋:指進退揖讓的動作。
肅:莊重、嚴肅。
國本:指太子。
慶基:福澤的根基。
燕:安寧。
茨:堆積的茅草,形容多。
乾道七年(公元1171 年),宋孝宗冊立趙惇為皇太子。此詩是冊立太子儀式上的頌歌,創作目的是為了贊美太子,表達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期許,在宮廷莊重的氛圍中產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子并祝福國家。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莊重,具有濃厚的宮廷色彩。它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的創新成就,但反映了當時宮廷詩歌的風格和用途,對研究宋代宮廷文化和禮儀有一定價值。
都門將酒惜分攜,歸路骎骎望欲迷。千里又看新燕語,一聲初聽子規啼。春風天上曾揮翰,遲日江邊獨杖藜。回首三山樓閣晚,斷云流水自東去。
流落天涯思故園,散愁郊外任蹣跚。云歸邃谷知無雨,風卷寒溪沒近灘。已見雁將歸楚澤,遙知春又到長安。桑林壟麥依稀是,祇見秦川萬里寬。
清溪寒色映芙蓉,法界蒼茫瑞靄濃。
北去層巒回玉幾,西來積翠聳金峰。
氣鐘瓊莞三千里,秀出秦關百二重。
從此遐荒開泰運,滿江風雨化魚龍。
輦道經湍崩幾曲,森玉笏前響新玉。
繇來雨意先微風,柏子吹香出山腹。
籃輿北入梯云館,果有云梯緣雨足。
此時云作負天青,下映山容肅沈綠。
昆明裂帛互陰晴,匹練何時已纏屋。
云中看雨自雄奇,雨里聞香更清淑。
鳴松漱石了一生,不恨泉聲劇繁促。
山中豈少聽泉人,自擁樓臺厭肴簌。
輿夫卻謂雨功遲,飛去蝗群才信宿。
陽公舊隱尚依然,郁郁松筠鎖翠煙。
一世辛勤躬筆墨,只緣種玉不逢年。
此日逢家信,千金喜更真。客瞻異鄉月,人別故園春。安穩無馀望,康強有老親。拳拳寸草意,感激戴蒼旻。
幸有平安慰,兼云得兩兒。抱慚非孔釋,夢巳恊熊羆。天意將無定,吾年巳漸衰。宗祧百年事,撫已重嗟咨。
失學憐兒輩,臨緘意不無。即看語造次,詎有苦工夫。春雨招梅友,秋風聘橘奴。小園多干當,幸不至荒蕪。
月華春,風光夜。
乳燕尋花不肯歸,玉奴背面珠簾下。
天花環繞瑞云隨,整救湮淪萬類時。
貴賤若能勤行愿,死生常得睹容儀。
狻猊番擲瓊臺角,鸚鵡回翔寶樹枝。
永劫只將權實化,有情皆使入無為。
誰能遁而無悶,
吾非惡此欲逃。
林下寂寂人少,
花間累累冢高。
江南憶,牛斗劍光橫。
跳壁將軍飛似蝶,換橋萬戶語如鶯。
虹捲海天清。
石鼎煎茶午夢醒,羊腸怕聽繞車聲。
剡舟忽至驚安道,漢使新招別子卿。
交誼從君知絕俗,凋年如我最關情。
鸞凰先路為時瑞,肯卜筵篿訴獨清。
慘睹中朝大命傾,匹夫有責矧公卿。哀時不盡生前痛,潔己遑論死后名。
甘效采薇思凜節,竟同填海為輸誠。此邦忠義非虛語,正氣常留亙太清。
山河顛沛戰龍蛇,血雨腥風動暮笳。不惜殘軀拚報國,特留遺訓為安家。
松高別具淩霜干,葵老猶存向日花。倘有精魂赴京洛,故宮禾黍定咨嗟。
寒潮漠漠雨疏疏,
被酒江樓晚景初。
別館敲詩離緒遠,
秋帆落處是匡廬。
昨霄夢看六龍淵,鶴御驚回墜曉鞭。
萬頃落花春晚后,一床清水月明天。
門無黃雀張羅地,室有玄熊應夢年。
入竹好鳴寒玉佩,寄梅兼附白云箋。
楊妃繡段披方穩,李逸烏紗裹更鮮。
避色莫投妝婦指,弄香須撲舞蛾肩。
群烏噪過巢無樹,一兔奔歸獵有旃。
溪叟正如翹葦鷺,山翁彌似出塵仙。
僧檐鳥伺齋馀飯,客灶貓棲爨后煙。
且報漫翁來掘壁,墻閒便是我家田。
林遍山深一罅天,
臨流趺坐月娟娟。
此時妙音誰能領,
繞石瑯瑯走澗泉。
不辨風聲是雨聲,
松濤瀑布枕邊生。
空山大谷鳴金鐵,
威壯元戎萬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