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帝 其一一
于赫路寢,肆筵有序。
粵若西顥,其神執矩。
以薦幣玉,式陳簠簋。
神其格思,受天之祐。
于赫路寢,肆筵有序。
粵若西顥,其神執矩。
以薦幣玉,式陳簠簋。
神其格思,受天之祐。
顯赫的路寢殿堂,擺開筵席井然有序。就像那西方少昊之神,他執掌著規矩。進獻玉帛,陳列簠簋等祭器。神靈啊請降臨,接受上天的庇佑。
于赫:顯赫。路寢:古代天子、諸侯的正廳。肆筵:擺開筵席。粵若:發語詞,無實義。西顥:西方之神少昊。執矩:執掌規矩。薦:進獻。幣玉:玉帛。式:發語詞。簠簋:古代祭祀時盛谷物的器具。格思:降臨。祐:庇佑。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帝王祭祀五方帝的儀式中。古代帝王為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會舉行祭祀五方帝的典禮,此詩用于祭祀西方之帝少昊時吟唱,體現當時對神靈的信仰和祭祀文化。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西方之神少昊,祈求庇佑。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儀式感強,反映了古代祭祀文化,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祭祀詩歌的風貌。
茫茫堪輿間,孰究太古初。天地混沌中,一元根化樞。運啟攝提格,條風始吹噓。勾萌茁萬匯,人備三才俱。至今千萬年,元貞迭藏輸。龍馬出河涘,羲皇彰靈圖。對待三十六,淑氣總昭蘇。初陽奮重泉,黃鐘動葭莩。太音閟清廟,玄水湛方諸。達人契玄理,作亭靜以居。和順自中積,德音暢以敷。萋萋階前草,一簾生意舒。園林度鳴禽,柔荑藹芳腴。懷哉廣成子,至道不煩迂。
王君歸隱林泉志,先子當年亦有詩。身老可堪奔走職,子賢不負圣明時。夢回云海滄波遠,春到園林化日遲。我欲遺書訪泉石,白云已有宿年期。
一夢紅樓三百年,燕京風物付云煙。憑君話舊存文獻,又見都城紀勝編。
何處江邊著釣臺,楚云溟月盡收回。若比桐江還勝槩,千年埋沒一朝開。
詩人冥漠去何許,花鳥相寬不作愁。耆舊只今新語少,九原喚起韋蘇州。風騷閫域自難親,隨世聲名未必真。更遠更疏應不在,山謠水語記精神。憶昔論詩不自鐫,上規雅頌復誰先。此弦合為何人絕,重撫遺編一慨然。
幽人在何處,東崦是吾家。小澗石楠樹,疏籬木槿花。林深啼蜀鳥,水滑搗胡麻。五字山居偈,長吟老歲華。柴扉終日掩,一室靜無塵。久坐已穿榻,高眠不禿巾。詩腸愁境樂,酒面老年春。自有白云隔,無勞麾俗人。
薊門山色雨中開,三月漁陽春水來。愁殺故人看錦字,白云秋樹滿燕臺。
召節飛來湘水濱,箋天乞取自由身。懸知壽杖宜扶孔,縱有蒲輪莫致申。老去最能堅晚節,復來應信有全人。朱虛不作更生死,誰為蒼生問大鈞。
細雨散清曉,坐深移午時。開簾東風入,香動梅花枝。獨酌亦成醉,不然無所為。
曉嚴法駕藹云從,太室明禋屬孟冬。圭袞龍章虔酌獻,簫韶鳳舞盛儀容。華星綴露壺聲永,瑞靄騰空燎影重。大禮慶成宗社?,坐看寰海頌時雍。
人別江南花別春,鶯鶯燕燕總傷神。旗亭酒軟歌姬艷,爭奈相如是病人。
宿枝吐碧倚都門,放眼衣冠非故人。昨夜西風漸已息,出廬步履盡胡塵。
事去空千載,何曾有若人。只應煙樹里,便是永和春。
雨后青驄馬,風前綠綺琴。檻紛蘭菊色,林響鹿麋音。野鳥隨人性,秋蟲助客吟。煩襟應盡解,接屣坐松陰。
老子平生湯餅腸,客間湯餅亦何嘗。怪來今晚加餐飯,一味盧山筍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