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登門肆赦二首 升坐用《干安》。
拜況于郊,皇哉唐哉。
熙事休成,六騑鼎來。
天閫以決,地垠以開。
隤祉發祥,如登春臺。
拜況于郊,皇哉唐哉。
熙事休成,六騑鼎來。
天閫以決,地垠以開。
隤祉發祥,如登春臺。
在郊外舉行拜祭儀式,這是多么偉大的盛事,如同唐堯時代一般。吉祥之事圓滿完成,六匹駿馬拉著車快速到來。天門為之開啟,大地的邊界為之拓寬。降下福祉,帶來祥瑞,讓人如同登上了春日的高臺般愉悅。
拜況于郊:在郊外舉行拜祭儀式,“況”可能有特定儀式含義。
皇哉唐哉:形容這一盛事如同唐堯時代一樣偉大。
熙事:吉祥之事。休成:圓滿完成。
六騑:六匹駕車的馬。鼎來:快速到來。
天閫:天門。決:打開。
地垠:大地的邊界。
隤祉:降下福祉。
如登春臺:出自《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表示愉悅的狀態。
“紹興”是宋高宗趙構的年號。此詩可能創作于紹興年間朝廷舉行的重大赦免儀式上。當時南宋朝廷在政治、軍事等方面有著復雜的局勢,舉行這樣的儀式可能是為了彰顯皇恩、安撫人心、祈求國運昌盛等。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朝廷舉行的重大儀式,突出其盛大和祥瑞。特點在于語言莊重典雅,意境宏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反映了當時朝廷的儀式文化和人們的心理期許。
水口癡云散,
林梢愛景還。
朝寒無物禦,
擁鼻對西山。
飄零淮楚逾河朔,轉徙幽州更大梁。
迢遞關河雙去雁,古今岐路幾亡羊。
時無燕趙悲歌士,坐有邯鄲挾瑟倡。
但得翠娥深勸酒,不辭酩酊罄清觴。
風吹千片點征裘,
猶記相逢在嶺頭。
歲晚建州城外見,
向人似欲訴離愁。
江湖心計不淺,
翰墨風流有馀。
相期乃千載事,
要須讀五車書。
黃花黃葉逼深秋,出郭來從野寺游。抖擻征衣還未了,一聲清磬度林邱。
密竹深林舊館娃,霸圖空后現袈裟。只今一片禪心月,曾照當年舞袖家。
東樓杯酒惜離群,柳色春光日未分。
姜被劇談中夜雨,祖鞭遙指出關云。
山城朔雁聯翩起,野店昏雞遠近聞。
邂逅別來相憶地,醉歌終日任醺醺。
五夜傳烽迫九關,
吟詩海上且偷閑。
雄師百萬春聽令,
夢繞醫無閭外山。
門巷蕭條轍跡回,病馀空愧草玄才。
竹林已喜群賢集,蘿徑還期二仲來。
寒日隱山孤磬起,殘霞臨水暮鴻哀。
江邊歲晚梅花發,應對幽香數舉杯。
我入銓曹詢故事,心香一瓣屬天臺。
只今柱石廟堂者,多自當年推轂來。
十年自占優閑地,一札傳來歸夜臺。
不惜官階未極品,胸中生意尚無涯。
膠膠擾擾戰爭多,
歲月循環得幾何。
樹下老人觀物化,
夢魂應不到南柯。
□□□□未滿看,虛庭小飲勝憑闌。
浮云盡捲堂堂見,清影將圓處處歡。
一點神光千里在,三秋佳景四并難。
人生幾度逢今夕,更覺閒中天地寬。
云凍鳥飛滅,春意著林巒。姮娥何事,醉撼瑞葉落人間。
斜入酒樓歌處,微褪茅檐煙際,窗戶漾光寒。西帝游何許,翳鳳更驂鸞。
玉樓聳,銀海眩,倚闌干。漁蓑江上歸去,渾勝畫圖看。
三嗅疏枝冷蕊,索共梅花一笑,相對兩無言。月影黃昏里,清興繞吳山。
朝踏大劍云,暮飲小劍水。
劍山割我腸,劍水漱我齒。
天低時壓頭,石滑不受趾。
其旁有云頭,造物弄奇詭。
五步一褰裳,十步一趿履。
形肖皺瘦透,色幻青紅紫。
米顛如有知,下拜自茲始。
云煙疑入輞川圖,
細雨斜風興更殊。
記得王園溪水外,
踏泥手自摘菱菇。
傍縣人來涕泗翻,
蝗災暴虎不堪言。
天心似為衰翁地,
飽食安眠獨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