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侍中奉寶詣皇帝褥位用《禮安》。
祖啟瑤光,誕生明圣。
尊極母儀,帝庸作命。
寶章煌煌,導以笙磬。
還燕慈寧,邦家徯慶。
祖啟瑤光,誕生明圣。
尊極母儀,帝庸作命。
寶章煌煌,導以笙磬。
還燕慈寧,邦家徯慶。
祖先開啟祥瑞之光,誕生了圣明之人。她母儀天下達到至尊之位,皇帝因此下達冊命。寶章光彩奪目,以笙磬之樂引導。回到慈寧宮安享尊榮,國家等待著慶賀。
祖啟瑤光:祖,祖先;瑤光,星名,古人認為有祥瑞之意。
明圣:圣明之人,這里指皇太后。
尊極母儀:尊極,達到至尊地位;母儀,作為母親的典范。
帝庸作命:庸,因此;作命,下達冊命。
寶章:指冊寶。
笙磬:兩種樂器,這里代表音樂。
燕:安。
徯慶:等待慶賀。
紹興十年(1140 年),南宋朝廷為皇太后舉行冊寶儀式。當時南宋政權在南方相對穩定,冊立皇太后是彰顯皇室尊榮、穩定人心的重要舉措。此詩應是為這一儀式而作,體現了儀式的莊重和對皇太后的尊崇。
這首詩主旨是慶賀皇太后冊立,突出儀式的莊重和祥瑞。語言典雅,在當時具有宣揚皇室權威、凝聚人心的作用,反映了南宋宮廷的禮儀文化。
落盡群芳枝巳空,
游人往往怨東風。
誰知寂莫幽園里,
猶著楸花一樹紅。
亂山高下入,
訪友事非輕。
行腳方應遍,
觀心道已成。
節交初夏熱,
路隔五年生。
多事嚶嚶鳥,
添余一倍情。
莽莽平原郁旱塵,
草痕綠淺不成茵。
東風吹起懶龍夢,
一夜雨聲千里春。
洗耳高人恥見堯,
看渠應不受弓招。
精神徇物那能久,
刀礪君看日日銷。
白發恬居滄海濱,蘭裾不涴屬車塵。風前聽竹沖牙細,雨后看山翠黛新。香惹梵煙蓮社叟,醉沉花塢葛天民。不教拾得芳菲恨,數把金樽挽卻春。
秦關東下罷征驂,久客燕山此日南。萬里秋塵孤鳥倦,五湖春水寸心涵。清樽夜夜情何極,碧樹年年人豈堪。飛翰謝無風雨駛,缽催客次每教三。
上將新加槃水誅,
講筵片語快私圖。
不知繡像遼東傳,
尚有流傳舊本無?
一番雨過一番涼,秋入蒼崖青壁。晝日多陰,還又是、重九飄零江國。瘦水鱗鱗,長煙裊裊,楓葉千林赤。南山入望,為誰依舊佳色。
隨分綠酒黃花,聯鑣飛蓋,總龍山豪客。人世高歌狂笑外,擾擾于身何得。短發蕭蕭,風吹烏帽,醉里從敧側。明年雖健,未知何處相憶。
社友攜詩訪,
憐予滿面塵。
么么今出局,
不是社中人。
東廬舊筑翠微間,望里煙霞日夕還。幾度欲歸歸未得,空馀遺恨滿青山。
辛苦中閨罷錦機,白頭曾未識宮衣。可憐風雨寒燈夢,猶是書堂夜讀歸。
不怨子堂堂去,
蓋念君得得來。
家藏會稽妙墨,
晚歲喜識方回。
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龍王取為珠,照破諸黑暗。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見?
法性本無常,亦不墮諸數。譬彼空中云,當體即常住。圣凡皆過客,去來無二路。是生不是生,非新亦非故。智眼明見人,此外何所慕。
夢入大火聚,怕怖多慞惶。正當苦惱時,滴水便清涼。水盡火復然,念慕何慨慷。及至醒眼觀,向者誰悲傷?
須彌橫太虛,大地浮香海。六塵蔽性天,四大遍法界。劫火洞然時,此個壞不壞。何必待燒盡,然后無障礙。
一水作眾味,酸咸苦辣具。以本淡然故,而能成眾事。若實不隨者,安肯隨他去。唯有不隨者,誰能識此趣。
生死不流轉,流轉非生死。若實不流轉,生死無窮已。諦觀流轉性,流轉當下止。不見流轉心,是真出生死。
蒼巖簇簇水潾潾
風味江鄉入夢頻
欲倩香嶙老居士
再添一個捕魚人
入夜投村路,家家列炬迎。
長官無善政,父老自多情。
敢謝盤中黍,相期壟上耕。
夜闌聞笑語,今歲喜豐盈。
出門天地望中寬,
馬首濃迎著色山。
詩句滿前無可道,
恨今不復見閑閑。
浪游不得意,
豈似羅浮好。
君乎能相從,
荷鋤種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