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鄉飲酒三十三章 其一八
崇丘巍巍,動植其依。
高大之性,各極爾宜。
王道坦坦,皇猷熙熙。
仁壽之域,烝民允躋。
崇丘巍巍,動植其依。
高大之性,各極爾宜。
王道坦坦,皇猷熙熙。
仁壽之域,烝民允躋。
那高大的山丘雄偉矗立,動植物都依傍著它生長。高大的山丘有其特性,各類動植物都能各得其所。王道平坦開闊,帝王的謀略和規劃一片光明。這是一個充滿仁愛和長壽的地方,百姓都能順利到達。
崇丘:高大的山丘。
動植:動植物。
依:依靠,依傍。
極:達到。爾宜:你們適宜的狀態。
王道:儒家提出的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
坦坦:平坦開闊的樣子。
皇猷:帝王的謀略、規劃。熙熙:和樂、光明的樣子。
仁壽:仁愛和長壽。
烝民:百姓。允躋:順利到達。
《淳化鄉飲酒三十三章》創作于宋太宗淳化年間。鄉飲酒禮是古代一種宴飲儀式,有尊賢養老等意義。此詩創作時社會相對穩定,統治者推行儒家王道思想,希望通過鄉飲酒禮等活動來宣揚道德、教化百姓,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王道政治,贊美其能讓百姓各得其所、生活安樂。其特點是意象鮮明、意境和諧,在當時對宣揚統治者的政治理念有一定作用,體現了宋代詩歌在宣揚道德教化方面的功能。
殘雪初消欲暝天,無枝冷艷破春妍。 山邊村落澗邊路,籬外幽香竹外煙。 自我相思經一載,與君偕隱已多年。 惜花兼怕催人老,扶杖更深看不眠。
苦霧寒煙一望昏,秋風秋雨滿江村。 波浮衰草遙知岸,船過疏林竟入門。 儉歲四鄰無好語,愁人獨夜有驚魂。 子桑臥病經旬久,裹飯誰令古道存?
蟻視曹公氣不摧,蘭焚玉碎劇堪哀。 故人慷慨推奇士,亂世縱橫露俊才。 洲沁何妨激濤浪,文章那肯辱蒿萊。 只今后代經過者,煙水茫茫酹一杯。
松杉風外亂山青,曲幾焚香對石屏。 空憶去年春雨后,燕泥時污太玄經。
老子西城住,今踰十載期。栽花成茂樹,種柳長高枝。
移接從渠巧,誇傳到處知。擔頭挑賣去,一一是趨時。
勸葉復依蒲,登龍是去途。 何煩垂翡翠,未肯畏鵜鶘。 已負吞舟大,終無涸轍虞。 濠梁寧足樂,相忘在江湖。
十二層樓春色早。三殿笙歌,九陌風光好。堤柳岸花連復道。玉梯相對開蓬島。 鶯囀喬林魚在藻。太液微波,綠斗王孫草。南闕萬人瞻羽葆。後天祝圣天難老。
燈前清淚落衣間,守歲分為客是閑。 老母今春年七十,壽觴爭忍對慈顏。
閑登朱亥游俠墓,卻望梁王歌吹臺。 臺上墓邊芳草綠,游人心事立徘徊。
君王未到玉津游,萬樹紅芳相倚愁。 金鎖不開春寂寂,落花飛出粉墻頭。
惠澤涵濡四海同,微生曾莫預昆蟲。 不參品物陶鎔外,獨作窮人蓋載中, 深穽已顛猶磷石,危苕將籜更推風。 一家寄命嗟無地,何負明神與上穹。
竹皮紗幅老人頭,高士從來傲冕旒。 曾見院師畫姚老,一瓢如葉倚黃樓。
娶妻生子復生男,獨有君家眾所談。荀氏八龍唯欠一, 桓山四鳳已過三。他時干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 誰道眾賢能繼體,須知個個出于藍。
抱鴨癡雞喚不醒,代耕老馬怯泥行。 世間多少難明事,好問西周擊壤生。
幽棲寺里松風閣,明月懷人照古苔。 記得萬年深夜話,雨聲欲盡雁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