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享先農十一首 神農、后稷位奠幣用《嘉安》。
制為量幣,厚意是將。
求之以類,各因其方。
于以奠之,精誠允彰。
神其享止,惠我無疆。
制為量幣,厚意是將。
求之以類,各因其方。
于以奠之,精誠允彰。
神其享止,惠我無疆。
制作好作為祭禮的幣帛,帶著深厚的心意獻上。依據品類來祭祀,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在這里恭敬地奠下幣帛,真誠的心意充分彰顯。希望神靈來享用祭品,賜予我們無窮的恩惠。
量幣:祭禮所用的幣帛。
將:送,獻上。
求之以類:按照品類來祭祀。
因:依據。
奠:放置,這里指祭祀時獻上幣帛。
允彰:充分彰顯。
享:享用祭品。
止:語氣助詞。
此詩創作于紹興年間,當時農業是國家的根本,祭祀先農是重要的國家典禮。人們通過祭祀神農、后稷,希望得到神靈庇佑,保障農業豐收、國泰民安。
這首詩主旨明確,是祭祀神農、后稷的樂章,突出了祭祀的莊重和人們對神靈的祈愿。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人們的精神寄托。
莫為思春小倚闌,徒憐春色幻千般。多情風夾無情雨,吹滴花心和夢殘。
臨高臺,望故鄉,下有流水流湯湯。群草委腓萬木黃,翩翩南雁來回翔。攬衣起徬徨,美人不見兮斷我衷腸。
睍睆飛來載好音,分明殘夏勝春深。小窗誰作幽人伴,惟是爐香共綠陰。
喜雀紛紛噪竹枝,果然旌節訪茅茨。同年幾是論心者,未老重驚會面時。梅雨一天陰下定,萍星千里渺何之。閒情且落清尊外,共倒奚囊說近詩。
容膝方謀屋數間,未應海岱異荊蠻。移家漸近前溪水,排闥平分隔岸山。錦瑟湘娥人不見,金莖漢雀自飛還。滿簾草色琴書罷,獨愛高人對我閑。
十月小春天氣好,堯蓂五葉初開。長庚曾記夢中來。襟靈元灑落,風骨不塵埃。瑞靄云生香滿室,安排北海尊罍。仙人來獻紫霞杯。共添山海壽,東閣勝蓬萊。
神靜氣清,心空眼明。諸塵中豁落,萬像里崢嶸。去而隨,來而迎。三世豎,十方橫。風吹便倒須相信,恰恰誰曾與物爭。
寺擁金山古,江流碧海深。千年此形勝,詞客幾登臨。波浪浮香閣,魚龍聽梵音。晨風渡舟楫,真有濟川心。
海上雙峰鏡里開,芝城宮闕亦蓬萊。九江秀色東南盡,三峽濤聲天地來。薄暮魚龍喧鼓角,中流日月隱樓臺。滄洲吾道真堪付,漁子帆檣共往回。
樓觀憑虛倚玉臺,遠涵空翠絕浮埃。璿璣宵轉星辰近,沆瀣朝盈戶牖開。雷劈蒼崖龍起立,風翻碧海鶴飛回。仙家自信春長好,應笑胡僧辨劫灰。
愧作洛陽富貴花,且留春色繪年華。斟來一撮胭脂水,漫向西山寫晚霞。
窺渡驕兵凌采石,撫軍使者出蓬萊。東南國勢一朝定,吳蜀江流萬古來。諸葛八圖司馬走,臨淮孤冢杜陵哀。只今貴冑知天道,奎壁光芒與漢回。
轉架藏身捷,臨窗命食嬌。愁來真可掬,魂去竟難招。露井流音寂,風階落羽飄。醉翁元好寢,為爾立清宵。
說可忘時真可忘,梅須柳眼各迷茫。只應不作吟春句,早把詩腸換酒腸。
當時匣中銅,于今翳塵土。當時篋中絲,于今無寸縷。磨鏡休使光,繰絲休使長。鏡光驚貌換,絲長嫌緒亂。對鏡與治絲,兩者俱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