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封禪十首 山上圜臺降神用《高安》。
巖巖泰山,配德于天。
奉符展采,翼翼干干。
滌濯靜嘉,罔有弗蠲。
上帝顧諟,冷風肅然。
巖巖泰山,配德于天。
奉符展采,翼翼干干。
滌濯靜嘉,罔有弗蠲。
上帝顧諟,冷風肅然。
雄偉高大的泰山,其品德與上天相配。恭敬地捧著符瑞展示文采,小心翼翼、自強不息。祭祀用品潔凈美好,沒有不潔凈的。上帝垂視眷顧,清寒的風使人感到肅穆。
巖巖:高大雄偉的樣子。
配德:品德相配。
奉符:捧著符瑞,古代封禪常有天降符瑞之說。展采:展示文采。
翼翼干干:形容恭敬謹慎、自強不息。
滌濯:洗滌,指祭祀用品的潔凈處理。靜嘉:潔凈美好。
罔有弗蠲(juān):沒有不潔凈的。蠲,潔凈。
顧諟(shì):垂視眷顧。
冷風:清寒的風
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年號,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進行封禪活動。封禪是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向天地報告太平,彰顯帝王功績。此詩是封禪儀式中山上圜臺降神時所用的樂章,創作于封禪這一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體現當時朝廷對封禪儀式的重視和對上天的尊崇。
這首詩是封禪儀式的樂章,主旨是表達對泰山和上天的崇敬,突出封禪儀式的神圣莊重。其特點在于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封禪文化的一部分。
官舍誰言隘,西樓興不窮。閒云欹枕里,飛鳥捲簾中。風定天還水,煙虛月度松。回觀猶有愧,破屋著盧仝。
紅妝懶理,直到秋涼方睡起。夢里當初,有子殷殷拭淚珠。緣何一別,兩地塵音經歲絕?醒也心傷,怕是相思到斷腸。
恨打鴛鴦兩岸飛,兩心相望共依依。何如溪上眠沙穩,相逐相呼趁月歸。
楊柳小蠻腰,慣逐東風舞。學得琵琶出教坊,不是商人婦。忙整玉搔頭,春筍纖纖露。老卻江南杜牧之,懶為秋娘賦。
吟蛩不管興亡事,舞蝶那分夢覺身。別浦連墻歸遠客,高山小徑過樵人。
鳶長線短欲何之,萬丈無由辦得斯。瞥見游絲天正午,寸搓紙撚釘書時。
予幼好吹笙,吹笙作鳳鳴。浮丘垂玉手,相接上層城。桂酒神皇賜,花幢織女迎。遨游過五岳,因此得長生。
絕品知君尚未嘗,三山絳帳喜相將。冷官豈是淹賢地,尤物聊觀十八娘。
茆堂客去山逾靜,花徑云開水自流。昌歜石邊靈節長,伏苓松下暗絲浮。仙人時見騎黃鶴,野老長眠傍白鷗。懶向參同問玄圃,應知閒處即丹丘。
作吏平江已六秋,撫心民事未全酬。閑來且看兒童樂,興至還同父老游。紅葉乘風驚落帽,黃花借酒可添籌。羨君作賦稱通彥,憑眺高山任水流。
久洽煙霞賞,風花入討論。龍聲騰海外,徙倚獨開樽。
浪跡人間幾十霜,茫茫苦海仗慈航。難將墨綬為仙吏,卻望紅云隔玉皇。島凈輕風含細柳,波恬旭日映扶桑。但看圣化同天遠,不厭塵中歲月長。
燈影幢幢草色萋,短墻一半舊湖堤。雄心日暮應消盡,檻外空聞謝豹啼。
攀枝投石笑群兒,活剝生吞不待時。時過更愁零落盡,中間消息幾人知。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