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享先農十一首 送神用《靜安》。
神之來止,風駛云翔。
神之旋歸,有迎有將。
歌以送之,磬筦鏘鏘。
何以惠民,豐年穰穰。
神之來止,風駛云翔。
神之旋歸,有迎有將。
歌以送之,磬筦鏘鏘。
何以惠民,豐年穰穰。
神靈降臨的時候,像風疾馳、云飄蕩般迅速。神靈返回的時候,有人迎接有人護送。唱著歌來送別神靈,磬和管樂聲鏘鏘作響。用什么來惠及百姓呢?是那豐收年景里的五谷豐登。
止:語氣助詞。
駛:疾行。
旋歸:返回。
將:送。
磬筦:磬和管,兩種樂器。
穰穰:豐盛的樣子。
此詩創作于紹興年間,先農是古代傳說中最先教民耕種的農神。祭祀先農是古代重要的國家祭祀活動,旨在祈求農業豐收、國泰民安。此詩是送神環節所唱的歌詞,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和對神靈庇佑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先農時表達對神靈的尊崇和對豐收的祈愿。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文學價值不高,但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社會風貌。
萬里攜家瘴癘俱,一官牢落寄江隅。魂歸華表人疑鶴。夢繞云霄舄是鳧。尚有生祠遺海嶠,誰傳哀訊入皇都。獨憐宦況清如水,懸橐蕭蕭此問途。
功名正恐不免,富貴酷非所須。鐵馬未平遼徼,釣船且醉江湖。啖飯一簞不盡,結廬環堵猶寬。常得奉祠玉局,不須草詔金鑾。烏有翁邊貰酒,無何鄉里尋花。把定東風一笑,今年別是生涯。壯歲京華羈旅,暮年湖海清狂。勿倚新知可樂,笑中白刃如霜。
縫紗遙隔夜燈紅,夢覺羅衾一半空。霜冷玉籠鸚鵡語,滿階梧葉落西風。
龍泉出匣,借紅顏一怒、金蛇飛掣。慟哭三軍皆縞素,齊映麻衣如雪。生斬仇頭,直踹賊壘,靴襪俱流血。詰朝相見,父仇今日能滅。從此壯士歸元,保全桑梓,大義從容決。太息中原多縱敵,孰是裙釵奇節。世主酬庸,鄉閭慕義,心事偏難說。兵符躬掌,女中真有豪杰。
沉水飄香透蕊塵,紅燈爍爍一枝春。鼠姑倚檻雖無賴,未肯甘為近侍臣。
雨過忽變芳草,潮退時翻落花。清景當前屢易,浮生此際何涯。
幾陣涼風,蕭蕭瑟瑟,釀成秋雨。無情無緒,看不了窗前樹。湮茅檐,滿地浮漚,傷心往事難為據。只庭花數朵,伴儂白晝,嫣然欲語。延佇。云罅處。日腳射林端,前迷溆浦。雨絲細飏,離墨銅官何所。且支吾,拭目攤書,午天如暮迷煙霧。想桂花,陰勒空山,目斷青楓路。
平生風義。把臂吳橋雙國士。天路飛攀。收拾光芒入小言。雯華月漬。一段蒼煙飛不起。拈筆如神。馀興能為石寫真。煙蘿猗靡。意外荒寒生筆底。瞇目黃塵。誰是青山獨往人。無多茅屋。風味舉家清似鵠。鞍馬平生。老作江南粥飯僧。
歌以詠言。大魏承天璣。
云黃絕頂冠峰巒,七佛當時行道壇。天斂積陰千里霽,故令登賞得盤桓。
首冬雪初霽,寒月揚素波。仰視參星臨,皎皎浸長河。款漏咽深更,蘭膏影婆娑。暝坐謝煩囂,素心敞寥廓。大化浪形骸,寄寓能幾何。愿言保真原,無令委塵莎。
滟瀲波生不待風,路難真與上天同。吞聲到處英雄血,滴入江東穢史中。愁對青山調酒兵,江天無定是陰晴。誰人傳到陳琳檄,不覺頭風已漸平。野火無光佛火紅,高齋不語四山空。門非剝啄時聞響,黃耳原來解吐風。勛名幾度鏡中看,未老猶能把劍彈。待向西秦相見日,故人方念范生寒。
不解多方錮鏴成,一錘打破與重烹。等閑脫體離窠臼,煮粥依前不是羹。
我生不與草木同,胸中慷慨氣吐虹。經綸于我若固有,古人糟粕何須攻。也曾獨對黃金殿,也曾三掛天山弓。蹉跎歲月茍不學,昨日少年今老翁。人生萬事無不有,世故浮云變蒼狗。逆旅匆匆誰百年,貴賤古今骨同朽。走馬紅塵三十秋,老大徒傷未回首。腹中不生丁固松,門前學種陶潛柳。淮陰事業絕世奇,胡為富貴昧先幾。狗烹兔死良可惜,鐘室千年怨阿誰。不聞三杰中更杰,封留先與赤松期。功成身退乃天道,不然鳥喙終見疑。令人不如古人好,為官未老休官早。我且五湖歸去來,黃菊青尊任傾倒。生前若不各盡歡,死后身名亦枯槁。試看金谷舊池臺,敗瓦頹垣沒秋草。
不見任公子,飄飄旅客魂。苦吟惟白發,生計有清尊。散吏真兼隱,荒城不異村。人間好事者,誰到廣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