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大辰位酌獻用《祐安》。
孰為大辰,
維北有斗。
曾是彗星,
斯名孔有。
幽榮報功,
潔齊敢后。
容與嘉觴,
式歆旨酒。
孰為大辰,
維北有斗。
曾是彗星,
斯名孔有。
幽榮報功,
潔齊敢后。
容與嘉觴,
式歆旨酒。
何為大辰星?北方有北斗。它也曾被稱為彗星,這一名稱由來已久。以幽遠的榮耀報答功績,潔凈齊整豈敢落后。從容獻上美酒,還請享用這甘醇佳釀。
大辰:古代星名,此處指北斗星(一說為心宿),是古代祭祀的重要星象。
維:句首語氣詞,無實義。斗:北斗星。
曾:通“增”,這里指“又”“另外”;彗星:可能指大辰的別稱或古代對其運行特征的描述。
孔有:非常多、很有依據。孔,很、甚。
幽榮:幽遠的榮耀,指對星辰功績的崇高禮贊。
潔齊:潔凈整齊,指祭祀準備的嚴謹。
容與:從容不迫的樣子。嘉觴:美好的酒器,代指美酒。
式歆(xīn):希望神靈享用。式,發語詞;歆,享用。
此詩為宋代《郊廟朝會歌辭》之一,用于“出火祀大辰”儀式中“大辰位酌獻”環節。大辰作為古代重要星象(或指北斗、心宿),與農業、歷法密切相關,宋代延續前代禮制,通過祭祀表達對星辰運行、自然規律的敬畏,此詩即為此類儀式的頌神樂歌。
全詩圍繞祭祀大辰星展開,先以設問點明星象,再述其名稱淵源,后寫祭祀準備與獻酒,主旨是通過儀式化的樂歌表達對大辰星的尊崇,體現古代星象崇拜與郊祀禮儀的莊重性,是研究宋代祭祀文化的重要文本。
冉冉復離離,秋云出谷時。
偶然隨雨散,忽謾被風吹。
巖潤龍先覺,林陰鶴未知。
何人為招隱,吟斷小山詩。
手植梧桐樹
經今已六年
會看高百尺
萋菶滿階前
勝侶皆靈運,名僧有道林。
行歌穿竹徑,醉舞占花陰。
寺好偏宜古,山幽不厭深。
春城無限酒,愛向野間斟。
軍從南去三回勝,雪自冬來二尺強。今歲長春多樂事,內家應舉萬年觴。
暖入金溝細浪添,津橋楊柳綠纖纖。賣花聲動天街遠,幾處春風揭繡簾。
上苑春濃晝景閑,綠云紅雪擁三山。宮墻不隔東風斷,偷送天香到世間。
樓觀沈沈細雨中,出墻花木亂青紅。朱門不解藏春色,燕宿鶯啼處處通。
雙鳳簫聲隔綵霞,宮鶯催賞玉溪花。誰憐麗澤門邊柳,瘦倚東風望翠華。
芙蓉面面笑窺池
在木還如在水時
終歲芙蓉開不盡
木蓮枝接水蓮枝
學道須教正眼開,
莫將狂解意中猜。
脫鞋龜上人難會,
遂使攜囊特地來。
初年朝旭旦,故歲徂景夕。
逡巡蟻旋磨,倏忽駒過隙。
拙劣應逃世,疏慵翻寢疾。
逢時獨悲悼,撫己三太息。
彌增長年愧,末契養生術。
昔賢夙相伍,枚叟徒見七。
每有憂生嗟,憂來恨非一。
幾歲思歸今得歸,
一筇三徑共忘機。
寸腸滿貯愁千斛,
的當回頭覺昨非。
鹿景鋪前孤樹斜
虬龍偃蹇閱年華
枝柯不為風霜改
留得清陰覆幾家
萬古江山恨,蒼茫落酒杯。
殘年為客盡,華發向人催。
邊事開戎索,炎荒論楚才。
獨憐曹子建,放廢不勝哀。
詩成跬步遣長須
江隔郵筒已自疏
相望六年無一字
故人何計慰窮涂
綠窗輕剖鵝黃繭,更把紅絨剪。制成一對小于菟,傍嵌累絲?葉碎真珠。
盈盈暗繫綃裙下,但愿無驚怕。莫嫌此物遜鴛鴦,會懺虎兒明歲出蘭房。
朱砂撚入銀壺酒,此意郎知否。與郎染就好心腸,休戀菖蒲北里別家香。
粉和冰麝金盤內,雨過荷珠碎。一生多子是紅榴,更愛萱花小字號忘憂。
靈符飐上香云膩,繡虎釵頭睡。守宮蜥蜴粉蟾蜍,還剩元綃半捻裹蜘蛛。
燈前笑把檀郎蹴,誰道諸般毒。東家蝴蝶過西家,多恐薄情心性劣于他。
年年競渡喧歌唱,雪屋崩銀浪。如今不見木蘭橈,門掩一庭微雨讀離騷。
風前皓腕纏紅縷,往事依稀數。多時忘卻辟兵符,今歲重新提起暗嗟吁。
水落空灣欲劍沙。里湖風色暝魚叉。鷺鶿飛上白蘋花。
浦口南云濃送雁,渡頭西日淡留鴉。秋光占住釣人家。
幾番風雨罷登臨,
彈指流年折寸心。
試驗殘春才一刻,
始知往夜值千金。
紫騮自喜嘶青草,
黃鳥時聞囀綠陰。
首夏清和晴更好,
明朝選勝共招尋。
孟郊篇什況咸池,夫子文章我所知。豈特曹劉同品目,固將蘇李是宗師。語如轉彈逢真賞,喻到鏖兵詫國棋。所集若攜歸闕下,諸公應序盛山詩。
山公偏愛習家池,每出游時醉不知。既見國僑如舊識,何須阮籍乃吾師。亭邊菡萏鋪新錦,水際閭閻近布棋。欲作宣城十日飲,留連夢得似敦詩。
百雉金城十仞池,天聲遐憺遠戎知。剖符但報三年政,推轂無勞六月師。胡馬逸歸常見畫,塞鴻征盡著殘棋。欲歌盛業賡周雅,須假清風吉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