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昭應宮上尊號三首 二圣殿奉絳紗袍用《登安》。
赫赫列圣,盛德巍然。
彤彤靈宇,睟儀在焉。
奉以龍袞,被之象天。
重慶宗稷,億萬斯年。
赫赫列圣,盛德巍然。
彤彤靈宇,睟儀在焉。
奉以龍袞,被之象天。
重慶宗稷,億萬斯年。
顯赫的歷代先帝,盛大的德行崇高威嚴。通紅的神圣宮宇,先帝的儀容在此顯現。敬奉繡龍的袞袍,覆蓋如天象般莊嚴。雙重喜慶護佑宗廟社稷,萬年延續永保安然。
赫赫:顯赫盛大的樣子。
列圣:歷代先帝,此處指二圣殿供奉的先帝。
巍然:高大、崇高的樣子。
彤彤:通紅、明亮的樣子,形容宮宇輝煌。
靈宇:神靈的居所,指玉清昭應宮。
睟(suì)儀:指帝王的神圣儀容。
龍袞(gǔn):帝王的禮服,上繡龍紋,為最高等級的朝服。
象天:象征天象,古人認為帝王服飾需合于天道。
重慶:雙重喜慶,指先帝受尊與國家昌隆。
宗稷(jì):宗廟與社稷,代指國家。
斯年:猶言“此年”,此處指長久歲月。
此詩為宋代宮廷祭祀樂章,創作于宋真宗時期。玉清昭應宮是真宗為供奉“天書”所建的皇家道觀,“上尊號”是為先帝加奉尊號的重要儀式。二圣殿或供奉宋太祖、太宗兩位先帝,詩中“奉絳紗袍”即儀式環節之一,旨在通過樂歌表達對先帝的尊崇與對國運昌隆的祈愿。
此詩為宋代宮廷祭祀樂歌,通過贊頌先帝盛德、描繪奉袍儀式的莊重,表達對宗廟社稷萬年延續的美好祝愿。語言典雅,結構嚴謹,體現宋代宮廷文學“莊而不板”的風格,是研究宋代禮儀與文學關系的重要材料。
江路曉風清,滿地亂堆瓊屑。謾策蹇驢閒步,采梅梢香雪。小橋流水不知寒,春意已潛泄。望隔岸何處,有珠宮瑤闕。
飛梁跨浦口,遙睇海山沉。潮落空城暮,云低斷壑陰。三山區外想,億劫幻中心。試問蓬萊水,于今復幾深。
筑室依甘泉,蘭若滿中沚。采掇子為誰,雜佩玉橤橤。擬步即市門,行行行且已。西山有爽氣,朝來眉睫里。塵土一振衣,城郭清風起。馀習久未忘,篇帙故紛委。方床十尺舍,亦有烏皮幾。彈琴碧云合,飲酒白日靡。時時盍朋簪,森然會群理。領悟不必多,凡百茍今是。潛也何人斯,良猶慕之耳。既醉旋復醒,逍遙爾閑止。
大夫去作棟梁材,無復清陰護綠苔。只恐江頭明月夜,誤他千里鶴歸來。
散花仙侶下瑤天,華燭光開錦繡筵。聞說公家生貴女,月彌要覓洗兒錢。
回首功勞遽可哀,一年年去換須來。夜闌自笑崢嶸骨,只有寸心換未諧。
唐郎寫竹如寫字,正以風情韻度高。我解平章不能寫,未曾分得鳳凰毛。
山行兩日厭荒涼,田少山多多更長。一望不曾虧碧草,半分何似借青秧。
嵯峨怪石倚云間,洞銷煙霞六月寒。我到登臨花正好,憑欄指點幾回看。
英才適用出儒庠,自喜參承繡斧光。粵雪夜寒飛海嶠,蠻煙曉霽避風霜。纻袍清挹芙蓉水,椰椀甘凝荔子漿。北望鳳臺真捷徑,先將文采動遐荒。
肅肅戒征驂,煌煌將玉節。惘惘別嶠云,凄凄動涼月。珠樹豈不懷,藜閣遂所職。坫壇湖海人,咫尺云霄憶。客星正東指,飛光未西匿。島國盛陽和,霜原早蕭瑟。想及幽薊間,酸風射肌骨。纻衣重翠羽,溫室輕狐腋。金臺郭子駿,黍谷鄒生律。行矣慎馳驅,咨度濡椽筆。
杳杳神京路八千,宗祊隔越幾經年。衰殘病渴那能久,茹苦窮荒敢怨天。
閉戶長聽雨,看花不當春。可憐三二月,又別幾多人。
一漚心海自升沉,感舊空耽物外吟。他日重過觀前路,必然幽淚墮花林。
吾宗桐柏君,冰采極少整。吹笙緱氏山,策轡金庭嶺。阿香侍紫清,眉壽亦秀穎。仙門定得仙,道蔭及遐永。清娥阿母嬌,飛軿來羽野。八龍云篆章,肯向人間寫。南真苦論道,聲氣覺殊下。卻攜九華妃,共詣修仙者。云林授玉書,妙語真達道。心中剪荊棘,一一種梨棗。瓊軒駕靈風,歘下滄浪島。有待政何妨,眾真惡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