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周南·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方有高大樹木,卻不能在下面休息。漢江有出游女子,卻不能追求她。漢江水流寬廣,不能游過去。江水悠悠長流,不能用筏渡過。雜草叢生雜亂,我去割取荊條。那女子要出嫁,我喂飽她的馬。漢江水流寬廣,不能游過去。江水悠悠長流,不能用筏渡過。雜草叢生雜亂,我去割取蔞蒿。那女子要出嫁,我喂飽她的小馬。漢江水流寬廣,不能游過去。江水悠悠長流,不能用筏渡過。
喬木:高大的樹木。
休:休息。息:古與“休”同義。
游女:出游的女子。
思:語氣助詞,無實義。
泳:游泳。
永:水流長。
方:筏,這里作動詞,乘筏渡水。
翹翹:高出的樣子。錯薪:雜亂的柴草。
言:語助詞,無實義。刈:割。楚:荊條。
之子:這個人,指游女。于歸:女子出嫁。
秣:喂馬。
蔞:蔞蒿。
駒:小馬。
《詩經》多是民間歌謠,此詩創作時間難以確考。當時社會處于農耕時代,人們生活相對簡單,愛情是生活重要部分。這首詩可能是一位青年男子追求心儀女子卻無法如愿,從而創作此詩抒發情感。
主旨是表達男子求偶不得的苦悶。特點是重章疊唱,增強節奏感和抒情性。它是《詩經》經典之作,體現早期詩歌藝術特色,對后世愛情詩創作有深遠影響。
梅花韻似才人面。為伊寫在春風扇。人面似花妍。花應不解言。在手微風動。勾引相思夢。莫用插酴醾。酴醾羞見伊。
張公滄海客,大雅起滇云。未許乘槎去,蛟龍射斗文。
十行一目古誰如,強記寧惟七篋書。一盞青燈人白發,病中猶不負居諸。
蓬轉長空跡未孤,柏林能不念吾徒。回何敢死還多畏,柴也其來幸是愚。強把笑歌酬木石,空令涕淚滿江湖。浪游愧我恒終歲,白首曾成一事無。
居士獨乘桴,靈山絕世孤。風濤空里籟,島嶼鏡中圖。大海元清凈,浮生任有無。明州阿育塔,光現照歸途。
一月相拋不出門,幾經花縣幾煙村。桑麻影里炊香早,松竹陰中笑語溫。幽磬朝離迎白日,疏鐘晚泊送黃昏。捲旗收陣歸來也,誰是知恩與報恩。
趨朝日日聚群英,三老班聯集五更。奎壁光飏輝帝座,典墳秘闡煥離明。既資講席敷文考,定酌端流凈甲兵。宴頰酣馀歌起喜,歡騰閶闔醉春鶯。
西苑春深奉翠華,朱欄千萬護珍葩。不如直上紅樓去,盡見瓊林十里花。
鄉思縈懷久。趁西風、歸飛尋覓,故家窗牖。敬向九原雙親告,能慰慈顏也否?清淚濕、男兒衫袖。兩鬢未衰鄉音改,料山青水碧應如舊?驚把臂,認鄰叟。萍蹤卌載時回首。幸依然、豪情壯志,文章錦繡。熱血經冬亦不冷,愿與二三至友,攬勝跡、登高呼酒。千古煙云來眼底,向胸中且聽風雷走!送大翼,望南斗。
強睡幾曾酣,燈火偎人顫。咫尺江程一棹賒,夢肯來秋簟。夜色莫憐看,窗扇開還掩。殘月渾如別后心,昔昔清輝減。
山氣親藤杖,花光耀酒鐺。好風排日至,佳月徹旬明。僧院棋頻覆,田家座屢盈。騰騰清睡里,證得小無生。
帳外華燈,翠屏花影參差滿。錦衣香暖。苦恨春宵短。畫角聲中,云雨還輕散。河橋畔。月華如練。回首成腸斷。
涼風起天末,游子在萬里。遙遙圭組懷,豈不眷衰齒。昨夢拜北堂,念子曷歸止。手把白玉玦,感之淚盈眥。今朝黃耳來,家書相報示。初日慘不暉,倉惶見天圯。百年抱長慟,哀怨從茲始。
感激三年戴,悲傷萬古圖。長江如可斷,此淚亦須無。何忝真員外,無成遂老夫。哀歌云水地,病眼血流枯。
蒲節細抽翡翠,蓼花深著胭脂。澄塘秋色如錦,幽鳥鳴聲勝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