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寶十三首 迎神用《歆安》。 其一
〔黃鐘宮〕籩豆大房,犧尊將將。馨香既登,明靈迪嘗。其樂伊何,吹笙鼓簧。靈來燕娭,降福無疆。
〔黃鐘宮〕籩豆大房,犧尊將將。馨香既登,明靈迪嘗。其樂伊何,吹笙鼓簧。靈來燕娭,降福無疆。
祭祀的禮器籩豆盛大陳列,飾有犧牛的酒尊聲響鏗鏘。芳香的祭品已獻上,神靈降臨來品嘗。這是什么音樂?是吹笙擊簧的樂響。神靈愉悅降臨,將降下無窮福祥。
籩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籩以竹制,豆以木制。大房:盛大的祭器陳列。
犧尊:飾有犧牛圖案的酒器。將將(qiāng qiāng):擬聲詞,形容器物相擊或樂聲響亮。
迪嘗:引導享用。迪,引導;嘗,品嘗。
伊何:是什么。伊,語助詞。
燕娭(xī):安樂,愉悅。燕,安;娭,同“嬉”,歡樂。
無疆:無邊,無窮盡。
此詩為宋代《上冊寶十三首》組詩之一,用于皇帝進獻寶冊儀式中的迎神環節,屬郊廟朝會歌辭。黃鐘宮為古代樂調名,配合祭祀禮儀演奏,體現宋代皇家禮制的嚴謹與對神靈的尊崇。
全詩圍繞祭祀迎神展開,通過禮器、樂聲、神靈反應的描寫,展現皇家祭祀的莊重儀軌,核心是祈求神靈降福。作為宋代宮廷祭祀文學的典型,反映了當時禮制文化與宗教信仰的融合。
歲暮霜霰滋,
朔風驚戶牖。
延觀天地間,
無物不衰朽。
松柏雖堅貞,
顏色亦非舊。
玉衡指孟陬,
眷焉回我首。
伊園好,
靜待月華明。
照澈大千諸色相,
我人生佛了無營。
何用學無生。
穴紙江風吹面斜
槿籬門內尚中華
蒼涼伍員蘆中客
浩蕩張騫海上槎
弦急撞胸懸杵臼
火炎沖耳簇簫笳
刀尖劍吷懵騰度
瞪目猶飛滿眼花
雙奮拳空,一擔肩重。
材本不堪,心元無用。
鶯院華香,蜂房蜜凍。
喝時耳朵三日聾,扭處鼻頭連歲痛。
根移澧浦植盆沙,
好在蘭陵隱士家。
翠穎齊抽千萬葉,
玉芽初試兩三花。
丹房曉浥金莖露,
紫暈春寒石洞霞。
幽操能忘尼父嘆,
哀歌敢動楚人誇。
林間解佩傷薋菉,
江上停舟感揭車。
幸過高堂春酒熟,
與君爛醉答年華。
琳宮尋羽客,野服過仙家。
溪合雙流水,桃開一片霞。
午香燒柏子,春釀壓松花。
歸路重回首,云橫石徑斜。
春樹連荒墅,翛然竹徑深。
落紅迷路曲,空翠定樓陰。
草木自榮瘁,山河變古今。
當年人去久,蝴蝶下階尋。
撾鼓聲初發,扁舟下順流。
龍江疏雨霽,瓜步澹煙浮。
山水迎行旆,風云愜壯游。
高歌不成調,呼酒酹陽侯。
看花終不似春雷
牽引詩情瞑目開
雨順風調為上瑞
蒼生家足降天來
天真帝一宮,藹藹冠耀靈。
流煥法輪網,旋空入無形。
虛皇拊云璈,眾真誦洞經。
高仙凜手贊,彌劫保利貞。
一輪明月浩無邊,
落影千川處處圓。
在地有川皆有月,
月輪元自不離天。
暗檐行吟梅影瘦
午窗坐睡檀絲長
不作上下四方夢
何妨參受三峰香
一路皆平坦,今朝稍屈盤。
仆饑爭小店,橋斷揀枯灘。
處處山都好,家家酒不酸。
人生各有地,所樂是長安。
客邊將歲暮,
雨雪暗荒郊。
夜冷衾成鐵,
風狂屋卷茅。
愁腸縈九曲,
漏鼓聽三敲。
自念身多病,
經年絕故交。
淵明休弄沒弦琴
混沌中含太古音
聞說幾回風雨夜
四山渾作老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