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謁太清宮九首 降神用《真安》。
猶龍之圣,降生厲鄉。
教流清浄,道符混茫。
大君肅謁,盛儀允臧。
森羅羽衛,躬薦蕭薌。
簪紱濟濟,鐘石洋洋。
高真至止,介福誕祥。
猶龍之圣,降生厲鄉。
教流清浄,道符混茫。
大君肅謁,盛儀允臧。
森羅羽衛,躬薦蕭薌。
簪紱濟濟,鐘石洋洋。
高真至止,介福誕祥。
如同龍一般的圣人(老子),降生于厲鄉。其教義流傳清凈,大道契合混沌初始之態。君主恭敬拜謁,盛大儀式美好得體。儀仗羅列整齊,親獻香蒿香草。官員眾多齊集,鐘磬樂聲宏大。高仙降臨此處,帶來大福吉祥。
猶龍之圣:指老子,《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孔子稱老子‘其猶龍邪’,喻其高深莫測。
厲鄉:老子出生地,在今河南鹿邑,古屬陳國苦縣。
浄:同‘凈’,清凈。
混茫:混沌未分的初始狀態,指大道本源。
大君:指皇帝。
允臧:美好,《詩經·邶風·定之方中》‘卜云其吉,終然允臧’。
羽衛:帝王的儀仗衛隊,因以羽飾旌旗,故稱。
蕭薌(xiāo xiāng):香蒿與香草,代指祭祀用的芳香祭品。
簪紱(zān fú):官員的冠簪與禮服,代指朝官。
鐘石:鐘與磬,古代打擊樂器,此處指祭祀樂聲。
高真:道教中地位崇高的神仙。
介福:大福,《詩經·小雅·甫田》‘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此詩為宋代《朝謁太清宮九首》組詩之一,用于皇帝親謁太清宮(老子祖庭,在今河南鹿邑)的祭祀儀式中。宋代尊崇道教,尤其宋真宗、宋徽宗時期,常舉行大型道教祭祀活動。此詩為降神樂章(《真安》為曲名),旨在通過樂歌迎請老子神靈,體現帝王對道教始祖的禮敬與國家崇道的政策。
全詩圍繞帝王祭祀老子的儀式展開,通過描述儀仗、獻供、樂舞等細節,突出祭祀的盛大與虔誠,既表達對老子的尊崇,也暗含祈求神靈護佑的政治訴求。作為宋代郊廟歌辭,具有鮮明的儀式性與政治功能,語言莊重,結構嚴謹,是研究宋代宗教與宮廷文化的重要材料。
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臨分少佇已倀倀,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書如天遠,難銷夜似年長。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秾李伴人歸。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城下路,凄風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流水今人家。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開函關,掩函關,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閑? 六國擾,三秦掃,初謂商山遺四老。馳單車,致緘書,裂荷焚芰接武曳長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鄉安穩處。生忘形,死忘名。誰論二豪初不數劉伶?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檢點舊風流,近日來漸覺小蠻腰瘦。想當初萬種恩情,到如今反做了一場僝僽。害得我柳眉顰秋波水溜,淚滴春衫袖,似桃花帶雨胭脂透。綠肥紅瘦,正是愁時候。 【并頭蓮】風柔,簾垂玉鉤。怕雙雙燕子,兩兩鶯儔,對對時相守。薄情在何處秦樓?贏得舊病加新病,新愁擁舊愁。云山滿目,羞上晚妝樓。 【賽觀音】花含笑,柳帶羞。舞場何處系離愁?欲傳尺素仗誰修?把相思一筆都勾,見凄涼芳草增上萬千愁。休、休,腸斷湘江欲盡頭。 【玉芙蓉】寂寞幾時休,盼音書天際頭。加人病黃鳥枝頭,助人愁渭城衰柳。滿眼春江都是淚,也流不盡許多愁。若得歸來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余文】東風一夜輕寒透,報道桃花逐水流,莫學東君不轉頭。
【答盧疏齋】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冬季會黎正卿分司席上】開年近,釀酒醇,是誰傳竹邊梅信?小齋中主賓三四人,旋蒸來醉鄉風韻。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相見時難別亦難,寒潮惟帶夕陽還。 鈿蟬金雁皆零落,離別煙波傷玉顏。
梅花如夢李成塵,卻伴酴醿過晚春。 未要烘晴千樹白,且看帶雨一枝新。
清游當日興怡融,無奈如絲雨映空。 聞道只今方爛漫,莫教飛趁楝花風。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皎潔 一作:鮮潔)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智锕澲?,涼飆奪炎熱。(涼飆 一作:涼風)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竹。臨池,似玉。裛露靜,和煙綠。抱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花時微雨。未減春分數。占取簾疏花密處。把酒聽歌金縷。 斜風輕度濃香。閑情正與春長。向晚紅燈入坐,嘗新青杏催觴。
中軍玉帳旌旗繞。吳鉤錦帶明霜曉。鐵馬去追風。弓聲驚塞鴻。 分兵閑細柳。金字回飛奏。犒飲上恩濃。燕然思勒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