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 圣祖位奠玉幣用《靈安》。
玉氣如虹,
豐繒充笥。
既奉既將,
亦奠在位。
有永群后,
實相祀事。
何以臨下,
心意不貳。
玉氣如虹,
豐繒充笥。
既奉既將,
亦奠在位。
有永群后,
實相祀事。
何以臨下,
心意不貳。
玉器的光澤如彩虹般絢麗,豐富的絲帛裝滿竹箱。既已恭敬奉持,便放置在神位之上。愿諸侯永享福澤,共同襄助祭祀事宜。用何德行使臣民順服?唯有心意專一不存二念。
玉氣:玉器散發的光澤。
虹:彩虹,此處形容玉光絢麗。
豐繒(zēng):豐厚的絲織品。
笥(sì):竹制的盛物容器。
奉、將:均指恭敬地捧持。
奠:放置,此處指將玉幣獻于神位。
群后:指諸侯或群臣。
相:輔助,參與。
臨下:統治、統領臣民。
貳:不專一,有二心。
此詩為宋高宗時期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儀式中的樂章之一,用于“圣祖位奠玉幣”環節。景靈宮是宋代供奉歷代先帝、圣祖的重要場所,明堂朝獻是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大禮。詩作反映了宋代對祭祀禮儀的重視,以及通過儀式強化宗法制度、彰顯皇權正統性的政治文化背景。
全詩圍繞祭祀“奠玉幣”的核心環節展開,既描繪禮器的豐美、儀節的嚴謹,又強調“心意不貳”的祭祀本質,體現了宋代祭祀文化中“禮”與“誠”并重的特點,是研究宋代禮儀制度與廟堂文學的重要材料。
南浦新波綠漲時。離觴供淚玉雙垂。牽絲宛轉隨郎去,逐浪因風路不知。
春情緣雨復緣晴,晴即閒行雨即吟。花好滿園看未遍,出墻鄰樹又關心。
賞玩期他日,高深愛此時。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地靜魚偏逸,人閑鳥欲欺。青溪留別興,更與白云期。
欲雨煙云凝,經秋苔蘚多。憑君莫拋擲,留取伴吟哦。
同儕爭疾走,君獨著先鞭。作嫁憐儂拙,急流讓爾賢。群鴉戀晚樹,孤雁入寥天。惟有交游舊,臨歧意悵然。
御苑仙城一樣青。寄將離緒謝芳卿。芙蓉夢影分明在,莫厭凡情訝驀生。
按圖得此已欣然,勝趣何嘗有變遷。一把香茅千個玉,不妨邂逅揖蘇仙。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誰種筼筜翠掃天,擬將風月度流年。當軒便是真如境,到岸何須般若船。
隨風低掃落花深。披拂朱闌縷縷金。苦為顛狂長傍路,郵亭芳草動離心。
氣韻非關竹有無,莫嫌清蔭雜芙蕖。官居不俗從何得,窗下風翻未盡書。
匡廬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崖擁翠松幾日月,云如滄海起陀陂。清泉終古漏仙洞,花徑何人寫石碑。栗里先生留雅韻,桃源是處不須疑。
積雪滿山寒不釋,碧瑯玕繞玉樓臺。林梢清韻風吹到,檐底疏陰月送來。
吹花斗草競春條。妒雪愁絲兩不饒。若遇東施應絕倒,捧心何意損纖腰。
有口寧論黠與癡,相投無過只談詩。要知此客非忙客,欲去遲回尚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