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干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皇帝舉酒第一盞用《白龜》。
圣德昭宣,神龜出焉。
載白其色,或游于川。
名符在沼,瑞應巢蓮。
登歌丹陛,紀異靈篇。
圣德昭宣,神龜出焉。
載白其色,或游于川。
名符在沼,瑞應巢蓮。
登歌丹陛,紀異靈篇。
圣明的德行顯揚昭著,神異的白龜便出現了。它通體潔白,時而在河川中游弋。其名與祥瑞相符,出現在池沼之中,吉兆應和如蓮花綻放。在丹陛之上奏響頌歌,將這靈異的祥瑞記載于詩篇。
昭宣:顯揚、傳播。
神龜:古代視為祥瑞之獸,象征天命吉兆。
載:助詞,無實義。
或:有時。
符:符合、應驗。
瑞應:祥瑞的感應,指吉兆與圣德相應。
巢蓮:形容祥瑞如蓮花般綻放,或指與蓮花共生的吉象。
丹陛:宮殿的紅色臺階,代指帝王宮殿。
紀異:記錄奇異的祥瑞之事。
此詩為宋太祖建隆至干德年間朝會禮儀樂章之一,用于皇帝舉第一盞酒時演奏。宋代宮廷樂章常以歌頌帝王圣德、祥瑞吉兆為主題,旨在通過禮儀音樂強化皇權的神圣性與天命所歸的政治象征。
全詩以白龜現世的祥瑞為核心,歌頌帝王圣德,語言莊重典雅,是宋代宮廷文學中典型的祥瑞主題樂章,體現了禮儀音樂與政治宣傳的結合。
紅塵舊老我,
青秧新插為。
寧幸田畯喜,
何能屬車鴟。
自我歸城西,已復再見冬。
雖未掛衣冠,其實則老農。
好事或餉酒,石室酒最醲。
一醉輒至暮,臥聞湖寺鐘。
心安病自除,衾暖夢欲重。
化作孤鶴去,云崦巢長松。
小蹊回石角,
締構倚山腰。
一片幽棲地,
誰令便可招。
先生古賢豪,
和風師柳下。
大隱在朝廷,
區區陋巖野。
夭矯云中龍,
胸懷相吞瀉。
晦跡托神仙,
游戲亦聊且。
焉有曠達人,
妄想長生者。
試觀誡予詩,
庭訓斯無假。
春徂茲夏,示我藻火。
折簡絕韋,大過而可。
愿言努力,旴江則那。
浮鷗浴鷺共晴霄,屐齒招邀斷續橋。
四野青塍分夏木,亂山殘照送春潮。
高吟好句千金價,零落衰容五石瓢。
顧藉杯觥興未淺,竹樓還待月中宵。
暢晴和、好是今朝。律轉青陽,冶葉昌條。
暖入屠蘇,宜春剪字,彩勝云翹。
碧琉璃、房攏日高。繡簾兒、東風細飄。
臘雪全消。春到人間,柳寵花矯。
征車五月觸炎風,
懷抱難開堀堁中。
熱客到門慚褦襶,
故人接席聽玲瓏。
月痕逐處侵尋沒,
露氣熏來曲折通。
自笑驅馳成底事,
不教尊酒一宵同。
西風吹雨滿吳天,
不犯竿絲一釣船。
寂寞要貪香餌味,
江湖浮動幾蓑煙。
半醒半醉寫烏絲,卻憶南安對酒時。玉面阿童鴝鵒舞,青衫小吏鷓鴣詩。曲江池畔秋風早,鐵漢樓頭落日遲。聞道使車重過此,此情應與水同馳。
脫卻朝衫理釣絲,慶云莊上晚秋時。秫田百畝供賓醉,煙樹一林催我詩。觸事時還增感慨,樂天無復嘆衰遲。青云故舊能尋訪,草徑爭看四馬馳。
絳帳笙歌戶外傳
師生唱和有新篇
韓門多少談經士
辛苦吟詩賈浪仙
風流歷歷溯西泠,皦日偏高處士星。
遠訪遂過梅嶠路,出尋閒傍李官廳。
龍蛇歲去身猶屈,鴝鵒溪回眼盡青。
來就嵇含詢草木,欣然攜手折芳馨。
易躋廿四中書考,
難聚三千聽講生。
入侍親庭為一笑,
方瞳弘景轉精神。
舊歲新年又送迎,沿河幾日柳青青。凍蠅自暴窗前日,奮翼難穿紙一層。身困守,意飛騰,醒時卻夢夢時醒。楞嚴一卷從頭會,不會無生會有生。
自笑當年愛醉鄉,于今合作別商量。試看故國江山好,方信人間意味長。終夜想,鎮天忙,心頭亦自有炎涼。四十五日春來了,一任今宵萬瓦霜。
鐘山醉老太平春,
自與云霞道氣親。
三代尚存惟我輩,
百年獨步見斯人。
久居深巷絕華轂,
恥向侯門吐錦茵。
高隱從來思濟世,
殷勤屬我作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