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奠幣用《吉安》。配位同。
神宅于幽,????沈沈。
至和塞明,考我德音。
神聽靜嘉,儼乎若臨。
幣以薦誠,敢有弗欽。
神宅于幽,????沈沈。
至和塞明,考我德音。
神聽靜嘉,儼乎若臨。
幣以薦誠,敢有弗欽。
神靈棲息于幽深之處,深遠而靜謐。和諧之氣充滿天地,審視我的德行與言語。神靈聽聞這美好的祭祀,莊重如在眼前。用祭幣獻上誠意,豈敢有半分不敬。
????(yǎo yǎo):形容深遠的樣子。
沈沈:同“沉沉”,幽深貌。
至和:極和諧的狀態,指天地間的和順之氣。
塞明:充滿天地之間(塞,充滿;明,指光明之境,代指天地)。
考:考察、檢驗。
德音:德行與善言。
靜嘉:潔凈美好(靜,通“靖”,善;嘉,美)。
儼:莊重、嚴肅。
幣:古代祭祀用的玉帛等供品。
薦誠:獻上誠意。
弗欽:不恭敬(欽,恭敬)。
此詩為南宋紹興年間蠟祭儀式中“奠幣”環節所用樂歌,屬《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組詩之一。蠟祭是古代年終祭祀百神、祈求豐收的傳統儀式,南宋延續此制,此詩用于向神靈進獻玉帛(奠幣)時演唱,配位(配享之神)亦同用此曲,反映了南宋禮制中對祭祀樂歌的重視。
詩為蠟祭奠幣環節的樂歌,通過描繪神靈居所的幽深、祭祀時的虔誠,強調對神靈的敬畏。語言質樸莊重,是研究南宋祭祀禮儀與樂歌文化的重要文獻,體現了古代“敬天法祖”的禮制傳統。
鶗鴂鳴素商,寒威起松院。疾風被野草,日覺群芳變。驅車游南園,云構蔚霞絢。桓桓三君子,萬代諒如見。嗚呼炎宋阸,中華駴龍戰。金陵生厲階,雨雪集維霰。誰令王多士,藹藹甘為媛。黃河歸紫塞,久矣忘燕汴。艮岳成紇干,湖山尚芳宴。荊淮日以蹇,斡難焰方煽。辟彼強弩末,魯縞何由穿。胡塵暗三極,朔氣瀰九縣。力斷匈奴臂,虛發天山箭。長纓竟莫系,大義赫霆電。鯨濤浩凄惻,中有慈元殿。樓船載國沉,輝光與天炫。群龍翼日飛,隕首猶懷戀。哀哉田橫島,不見華元面。燕市望蒼梧,哀歌淚如線。吾聞賁隅都,卉服禹所甸。通非嬴政始,跡是虞皇踐。厓門對韶石,高岡兩蔥茜。危亡人所憐,明良吾所羨。緬懷南薰弦,宏達四門薦。言開城且閉,國步何由奠。有道四夷守,無為萬情忭。勿以綺羅貴,而謂絲麻賤。勿以便辟親,而可疏忠彥。徒糜磨鈍資,見此金百煉。愀然拜祠下,誰能愧纓弁。
人間報答可虛徐,大扁高堂意有馀。今古書香誰父子,乾坤盛事幾熊魚。百年恩寵雖無比,三代忠良更可書。此境倘能真了了,天高海闊仲尼居。
秋雨滴寒竹,主人魂夢清。客來聽未慣,認作打篷聲。
歷劫神墟舊海桑。回天有夢亦蒼涼。一行迷雁沉空碧,一片殘山掛夕陽。家國事,費評量。中宵風雨每回腸。休言故圃秋容淡,楓葉紅分萬樹霜。
去年伊水上,傾府望云岑。路轉猶回首,人誰不殞心。可憐飛語后,擠恨九幽深。從此埋英骨,空令淚滿襟。
九龍胡去來,一雨洗靈穴。其上蓮花界,玲瓏印潮月。咒缽理則然,卓錫神應設。圣液泌清涼,元珠時出沒。趺石證水經,癯飲暢禪悅。果行惟蒙泉,受福須井渫。各以聰明因,茲為上善說。
夫人弟卻五城封,存得邯鄲罷折沖。門下毛生猶未識,如何肯過賣漿傭。
風雪與干戈,天涯可奈何。能歸真壯勇,留滯悔蹉跎。鄉夢愁偏起,山程僻易訛。從來相送意,不及此時多。
偏是春時偏不發,一朝獨在雪中開。何妨霜氣蕭蕭起,長任寒流滾滾來。空自凝香生野壑,倩誰移影上瑤臺。百花惟有梅花好,卻讓夭桃處處栽。
五湖不是學玄真,且喜素衣不上塵。家移碧纈綾中任,身是屏風畫里人。閑追船子咨行腳,老倩中峰作近鄰。一衲蒙頭萬事已,無懷民與葛天民。
亭占佳名淮海東,六丁擁上水仙宮。檐牙簾額煙霏里,人語歌聲荷氣中。酒盞吸殘千斛月,釣竿擲下一絲風。使君清德真如水,潭影人心盡日空。景物天開四面寬,如披百幅畫圖看。有時鷗鷺下蒼靄,無數菰蒲生碧瀾。獨立晚涼秋思動,醉呼小艇水云寒。他年虎節重來訪,唯有恩波不解乾。
鎖斷寒蛟亦有神,冷波寒水病殘身。誰收匙鑰權相借,略放天池洗白鱗。
我逢劉潁川,竟夕不向枕。馀人偶對面,白晝輒欲寢。生來不耐俗,敢妄作題品。猶嫌太分明,客至姑與飲。
瀟瀟淅淅滿河干,小閣扁舟各坐看。舊雨恰來云自合,新煙初試食猶寒。悠揚逝水心俱遠,只尺行泥路亦難。自有晴空生旭日,高天不用羨飛翰。
一幅霜縑外,青青出自然。天機何敢議,珍重白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