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降坐用《隆安》。
被袞當陽,穆穆皇皇。
擊石拊石,頌聲揚揚。
和樂優洽,終然允臧。
禮成而退,荷天百祥。
被袞當陽,穆穆皇皇。
擊石拊石,頌聲揚揚。
和樂優洽,終然允臧。
禮成而退,荷天百祥。
身著袞服面對朝陽,儀態莊重威嚴堂皇。敲擊石磬節奏和緩,頌揚之聲高昂傳揚。和諧喜樂氛圍融洽,最終儀式美好妥當。禮儀完成退下殿堂,承受上天諸多吉祥。
被袞:穿著帝王的袞服(飾有龍紋的禮服)。
當陽:面對太陽,指帝王南面而治的尊位。
穆穆皇皇:端莊嚴肅、盛大堂皇的樣子。
擊石拊石:敲擊石制樂器(如磬),拊(fǔ):輕擊。
和樂:和諧的音樂;優洽:優厚融洽。
允臧(zāng):確實美好,臧:善、好。
荷:承受;百祥:各種吉祥福瑞。
此詩為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朝會禮儀樂章之一,用于皇帝退朝降坐時演奏。宋代重視禮樂制度以彰顯皇權,此類樂章旨在規范朝儀、強化皇權的神圣性與統治的合法性。
詩中通過朝會降坐儀式的細節描寫,展現宋代宮廷禮儀的嚴謹與帝王的威嚴,是研究宋代禮樂文化與皇權制度的重要文本,體現了雅樂‘美盛德、和上下’的功能。
山豁何時斷,江平不肯流。稍知花改岸,始驗鳥隨舟。結束多紅粉,歡娛恨白頭。非君愛人客,晦日更添愁。
蓄德竟不耀,坐觀門戶成。生無三事貴,祿有萬鐘榮。色養無違志,陵終若事生。秋風如罔極,蕭瑟在松聲。
醉眠春一榻,不記夢伊何。落月明紅葉,寒廳暗綠莎。敝袍為客久,高枕閱人多。未有匡時策,無心中甲科。世態年年改,窮居事事難。予懷雖浩蕩,此地本酸寒。古瀨浮貞女,空齋貯冷官。枯腸與藜莧,歲久頗相安。老景存三樂,浮生付六如。是非忘馬指,憎愛任烏胥。故里仍饑饉,清流例闊疏。有人風雪外,詩在斷橋驢。雪溪漁隱者,郊島是前身。乍見猶疑傲,相逢不說貧。鶴招窮處士,梅伴老詩人。時共論文酒,衰顏少借春。
挈巢江湖去,端為山水癖。朅來谷隱游,契我賞心適。寒江渺平楚,復嶺轉層壁。誰與龍象筵,一掃狐兔跡。綵云布樓臺,迎日麗金碧。堂高磬聲邃,壑遠松響激。山光晚相照,空翠濃欲滴。行當就墟市,幽棲買泉石。日詠招隱詩,時過彌天釋。
甘露無底缽,禪人要拈撥。浩浩塵土中,一佛二菩薩。撞著老維摩,輕輕共伊說。施者非福田,是誰納敗闕。咦。
有徑金沙軟,無人碧草芳。野畦連蛺蝶,江檻俯鴛鴦。日晚煙花亂,風生錦繡香。不須吹急管,衰老易悲傷。
莽莽洞庭湖,五日兩飛渡。雪浪拍長空,陰森疑鬼怒。問今為何世?豺虎滿道路。禽狝殲除之,我行適我素。莽莽洞庭湖,五日兩飛渡。秋水含落暉,彩霞如赤炷。問將為何世?共產均貧富。慘淡經營之,我行適我素。
視死如歸士,捐軀徇國臣。殺身雖一概,為義豈無因。孔墨休相并,張南僅比倫。微公今史上,死節定何人。
五嶺難為客,君游早晚回。一囊秋課苦,萬里瘴云開。金柱根應動,風雷舶欲來。明時好□進,莫滯長卿才。
禁酤限十日,亡何能幾何。流光徒荏苒,老眼自挼莎。江浙歸心切,山林醒眼多。富家憂勸率,役后欲重科。為貧干寸祿,匏系欲歸難。雁字誰能寄,鷗盟久已寒。自憐秦博士,何似衛伶官。終覺家居樂,高眠一枕安。在昔金淵地,煙花錦不如。衣冠尊史祖,山水識靈胥。富歲人多賴,前修日以疏。洪崖仙可問,愿乞雪精驢。飽吃芹宮飯,饑寒未迫身。公侯方重老,妻子莫憂貧。蹤跡新豐客,心期畫邑人。皇荂歌一曲,聊以和陽春。
東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一言契所適,糾纏胡可解。英英坐上客,聲聞著寰海。婆娑諸侯邦,未去亮天縡。顧余寸有長,葑菲誤見采。山空佛宮冷,秉燭集飛蓋。笑歌觸松風,出谷作天籟。后夜風雨時,惟應鬼神會。
本覺本來明,乘緣須體妙。壁立何匹儔,漚和生談笑。萬化了全機,千機全一照。波昏月豈亡,水清光自曜。
黃屋辭丹闕,貞臣赴敵營。解言終不反,先面竟如生。誰并當時節,獨流千祀名。承家有賢嗣,諒不愧西平。
茫茫四州起戰爭,蒼生何日曉升平。大江一把狂浪起,斬盡妖魔濟眾生。
山川納商氣,凜凜天地秋。草木將玄黃,詎肯烏我頭。蚤歲謬懷璧,轗?轍欲周。富貴來無期,舍鞅息林丘。復棄農圃業,為茲山水游。來尋彌天釋,軟語忘百憂。夜傾雙玉壺,禪詼互相酬。試澆磈磊胸,洗我千斛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