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傳受國寶三首
於穆我王,繼序不忘。
明昭上帝,上帝是皇。
長發其祥,惠我無疆。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於穆我王,繼序不忘。
明昭上帝,上帝是皇。
長發其祥,惠我無疆。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莊嚴偉大的君王,繼承先業不敢遺忘。光明彰顯于上天,上天無比尊榮輝煌。長久降下吉祥福瑞,賜福于我無窮無量。承受天命統治天下,必能長壽永遠昌旺。
於(wū)穆:贊嘆之詞,形容莊嚴美好。
繼序:繼承先人的事業。序,通“緒”,事業。
明昭:光明彰顯。
長發:長久生發、延續。
惠:賜福。
受命:承受天命。
永昌:永遠昌盛。
此詩為北宋哲宗趙煦接受傳國玉璽(國寶)時的禮儀頌詩。哲宗10歲即位(1085年),初由高太后垂簾,1093年親政。傳受國寶是確立皇權正統的重要儀式,詩中“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旨在宣揚皇權天授的合法性,強化統治權威。
詩為傳國玉璽傳承儀式而作,核心是宣揚哲宗“受命于天”的正統性,表達對王朝長久興盛的祈愿。語言莊重典雅,符合宮廷頌詩特點,是研究宋代皇權禮儀與天命觀念的重要文本。
星弁熒煌鼎足三,河陽春意十分添。
和衷總是清時瑞,令節應須樂事兼。
山徑晚陪瓊玉佩,訟堂夜醉水晶簾。
羽書撤警年方熟,賸折梅花插帽簷。
元祐多世臣。
公之德,由忠文。
岷有阜,江有源。
傳是帖,存名門。
霽云破曉涌金盤,夙駕馳驅萬古安。
云蓋展開山色潤,羅紋蹙動水光寒。
周遭曲港柳雕碧,點綴遙林楓渥丹。
游子莫夸工覓句,竟輸老衲一蒲團。
萬山寂寂巴東縣,千古堂堂寇長官。
野水可無詩問訊,秋風長對淚汍瀾。
著樓無地盡渠詫,折箠立功非我難。
君看公安一梢竹,向來許國寸心丹。
云峰環翠幄,洞戶閟瓊臺。
勝處難名狀,飛仙此往來。
近應通玉局,遠或接蓬萊。
安得一伸臂,乘風遍九垓。
千載嗣韓統,斯文諒關天。
字袞失所歸,何以革其先。
陟屺有遺恨,琢石圖方鐫。
百拜涕綆縻,萬一彤史傳。
逶迤三徑帶重湖,心眼經營念厥初。
問俗只須無事治,僝工適際有年書。
雪融趁急栽花柳,春到隨宜辦果蔬。
最喜城隅便來往,不嫌奔走費臺輿。
廣文官獨冷,博士冗不治。
況此侯國泮,贅哉童子師。
蕭散非鄭老,文章慙退之。
可能冰雪地,一借春風吹。
字民能使民和悅,儒術信與吏道別。
十年妖祲滓太清,有耳厭聽鼙鼓鳴。
創殘之余忍椎剝,逃生要不如無生。
愿絜乾綱奠坤軸,罷兵寬賦家給足。
圣躬示樸吏廉平,歲歲蠶登牛產犢。
宦情我自春云薄,何日西歸田舍樂。
眼明絕艷照凋年,傲雪凌霜分外妍。
鶴頂染砂那得似,犀棱削角自蒼然。
若為白瑞三冬里,獨抱丹心一節堅。
歲晚須公與商略,盡渠春晝萬紅嫣。
掣電光陰不可追,回頭四十九年非。
萬緣勘破姑隨順,至道精探識指歸。
感慨未能忘世慮,因循深恐悮時機。
寒窗細話經綸策,來歲昕廷為發揮。
俚耳驚聞古曲彈,地行元不慕仙官。
方看鳳穴將雛上,已悟羊腸涉世難。
蟻夢未酣誰喚醒,魚游自樂與誰觀。
不妨散策三巖路,聽徹松風度百灘。
荷囊曉趁紫宸朝,玉立堂堂侍冕旒。帝為蠶叢精擇帥,詔頒虎節往分憂。
旌幢云合三千乘,錦繡春濃六十州。儀鳳雅應為國瑞,烹鮮何忍與民仇。
陽和噓暖松州雪,膏澤長隨錦水流。酒賤途歌喧夜市,彘肥社鼓響春疇。
教條寬簡難輕犯,鑒戒高明不暗投。建學文翁先美俗,雄邊德裕有良籌。
若為殿角頻憂顧,何恨天涯久逗遛。幾度璽書頒北闕,四時朱履簇西樓。
神全削堊無機露,德厚如山鎮俗浮。邊騎誰令輕犯塞,羽書忽訝急飛郵。
祃牙往度重關險,建旐那容一刻留。明月三更悲鼓角,晴煙萬灶宿貔貅。
乘墉妄意窺吾境,奠枕何由奈敵讐。忠孝全軍齊縞素,嫖姚列校奮戈矛。
金牌不與全腰膂,鐵胄安能芘髑髏。戰勝游魂驚鋌鹿,凱旋享士趣椎牛。
三秦席卷非難事,偏將星奔悵寡謀。坐屈戎昭親跋履,申嚴師律戢奸偷。
人知福德如中令,誰省恩威似武侯。過眼七年勞節制,焦心九陛渴才猷。
賜環笑拆封泥詔,疊鼓催裝下峽舟。織錦何傷讒口捷,憩棠翻作去思愁。
雅懷納納湖千頃,外物區區海一漚。書怪無心疑咄咄,委懷何事不悠悠。
紛紜歸夢尋猿鶴,浩蕩詩盟狎鷺鷗。世事未知何日定,才難莫若舊人求。
病深根本宜加護,脈在參苓或未瘳。德望定須歌赤舄,姓名佇見啟金甌。
蹇余政自臞山澤,漫仕都緣迫釜區。彩棒乏材供擊斷,鏤冰無技苦雕鎪。
豈期吏責寬三尺,誤辱儒宗放一頭。袖有神鞭驅款段,意令蹇步逐驊騮。
生遭名德為知己,誓企清塵力好修。桂檝穩飛三峽浪,蒲帆歸赴五湖秋。
百年幾見輕成別,萬斛清愁黯莫收。倚俟泰階明紫極,未愁弱水限瀛洲。
槐庭何日堤沙筑,玉食須渠鼎鉉調。議有異同宜審擇,人無近遠要旁搜。
非才忍負知音遇,引臂追隨萬里游。
去國飄然一障乘,都門祖帳集華簪。
黃梅未雨熱如沸,白葛當風涼滿襟。
江國頗堪千里寄,蓬山遙想五云深。
論思禁闥須公等,肯念交盟數寄音。
漢輕法言,耳目所忽。
予藏于湖,亦近世物。
氣并華劍,烈同段笏。
匪尚其容,亦尚其骨。